Page 19 - 201903
P. 19

社会· 2019 · 3

   予了重视。
       康氏的“中国政策”重君权的绵续。为避免作为天下的中国陷入分
   裂局面,“授外国以渔人之利”,康氏既不赞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
   大汉族主义,也不赞同当时的分省独立和联邦之说,而主张通过维新,
   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鼓励地方自治,发展工商,倡导孔教,经营西
   北,借重华侨,来维系既有的一统局面(梁启超, 2009 : 304 — 305 )。正是
   从这一“中国政策”的立场出发,他努力通过广读西书、周游列国,致力
   于鉴知既有文明与政制的得失。

       三、在两个世界之间摸索


       在其长达 16 年的海外流亡阶段, 5 康有为先后游居日本、美洲、英
   国等地。 1901 年起,康氏居于印度大吉岭,完成了《大同书》(萧公权,
   2005 : 280 )。 1904 年 3 月,他离开印度,远赴欧洲,完成其欧洲十一国
   游。到结束该次旅行时,康有为已“汗漫四海,东自日本、美洲,南自安
   南、暹罗、柔佛、吉德、霹雳、吉冷、爪哇、缅甸、哲孟雄、印度、锡兰,西自
   阿剌伯、埃及、意大利、瑞士、澳地利、匈牙利、丹墨、瑞典、荷兰、比利时、
   德意志、法兰西、英吉利,环周而复至美”(康有为, 1906 : 2 )。
       “尽大地万国之山川、国土、政教、艺俗、文物,而尽揽掬之,采别之,
   掇吸之”(康有为, 1906 : 1 ),这一愿望自古有之,不过,古人的行走范围
   受到交通条件的极大限制。康有为说,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都受山海
   阻隔而费去澶漫岁月,即使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由于“大地之无涯,人
   力之短薄”,有毅力探游天下者如哥伦布之类,“足迹所探游者,亦有
   限”;他自己能周游列国,与其生于“促交通之神具”(汽船、汽车、电线)
   的发达年代有关。然而,生在他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有四五万万,“才哲
   如林”,绝大多数却没有像他一样得到那种机会去“巧纵其足迹、目力、
   心思,使遍大地”(康有为, 1906 : 1 — 2 )。康氏感言,他做这番环球旅行
   是天意在暗中起作用。他说:
           天其或哀中国这病,而思有以药而寿之耶?其将令其揽
       万国之华实,考其性质色味,别其良眓,察其宜否,制以为方,


   5. 在其海外流亡阶段,身为流亡变法领袖,康有为得到众多海外华人的大力支持,建立了“保
   皇会”(维新会),以公司运营党派,图谋“保救皇帝”,推行君宪。

    · 1 2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