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201902
P. 57
社会· 2019 · 2
了十份对最初补偿方案的“补充说明”。这些说明在执行中与原方案具
有同等效力,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与被征收人或安置房源购
房人相关的问题;二是与前期程序相关的问题,如房改售房、承租人变
更等手续;三是与原产权单位相关的问题。可以说,这一套连续出台的
“补充说明”,以文本的形式将政府于底线之内不断微调政策边界的精
细实践具体呈现。通过上述机制与内容两条路径的相互补充,工作人
员在为各家“解扣”的同时,也在组织上汇集成一种规则的自我调适机
制,政策的适用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3. 谈判空间的科层式推进
客观地说,“一户两套”的硬化结果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谈判
空间,迫使基层政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卷入其他资源,多方位寻求
新的可能。因此,除上述在利益上、程序上通过组织化、正式化的手段
建构“规则硬化”前提下的弹性空间外, 犜 项目还找到了另一种由“人”
入手的方式,体现为通过对谈判主体的层层切换来促成谈判。
现有诸多研究已发现,中国的国家治理兼具科层式与运动式两种
特点,由纵横交错的两套组织整合而成:纵向组织贯彻权力旨意,横向
组织整合部门资源。在 犜 项目中,纵横两套体系织成了一张“权威 专
业”之网, 14 指挥部可随时调用网中成员,让他们带着由其在网中的独
特位置所赋予的身份与资源进入与居民的谈判,通过不同工作人员的
身份在专业性和权威性上的不断切换、升级,持续地创造出政府与居民
的谈判空间。
签约初期,在新模式下位于组织网络最底部的拆迁员是最先进入
的排头兵。尽管他们有多年拆迁经验,但在更强调政策性的新模式下,
他们的专业性远不及政府的征收中心、房管局等机构;同时,他们又不
具备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威性。因此,拆迁员只能做最基础的工作,如帮
助居民测算具体的补偿金额、告知可能存在的补助款项、提供选房策略
参考等,其手中能促成签约的资源很少。这类工作尽管基础,但总量巨
大,拆迁员需要与每家每户持续联系、反复解释,形成一个前期攻势。
14. 纵向网络沿原有科层序列垂直延伸,展现权威性:总指挥部(区级领导负责)—分指挥部
(处级领导负责)—包楼干部(科级)—包户干部(科员)。横向网络则以“成员单位”的形式全
面铺开,涵盖腾退工作可能涉及的 30 个不同的区级部门,且能随需要灵活增加,展现出政府
调动资源的专业性。
· 5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