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1902
P. 62

一把尺子如何“量到底”: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硬化


   索有效地应对了当前的改造困境,解决了制度硬化需求中的悖论,具有
   很强的示范效应。
       犜 项目与以往改造经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推进项目实施的弹性
   空间是在强调制度刚性的“正式化运作”中生产出来的。因此,无论是
   开口还是加压,都是以一定的规则性、程序性、组织性为前提的,换言
   之, 犜 项目中权力的使用始终是谨慎细致、灵活且柔和的。但这种表面
   上强力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治理能力和资源的缩减,恰恰相反, 犜 项目在
   最为混乱的拆迁领域重塑刚性规则的探索,正是以基层政府极为强大
   的行动能力为依托的。具体来说,正是由于补偿标准的刚性化导致的
   惯常谈判空间减少,为促成谈判,政府需要调动大量原先模式下并不存
   在的资源。例如,利益捆绑规则使拆迁由各家各户的事转变成邻里之
   间的公共事务,调动了大量社会内部的资源;以政府为工作主体,调动
   了科层体系内部大量的行政资源(保障房、执法力量、各部门协调);若
   再进一步分析具体的执行者,还可以看到官员的个人特质(性格、气质、
   阅历、身份、社会关系等)以及官员与居民的感情基础也被带入政策执
   行过程,丰富了治理资源(张永宏、李静君, 2012 ;施芸卿, 2017 )。因此,
   犜 项目不仅展现了制度以刚性为起点、有节制地逐层释放弹性的过程,
   也展示了治理资源被不断卷入、治理能力被不断建构的过程,使其不再
   是一个单纯的搬迁项目,进而成为一项透视权力逻辑的“政府工程”,与
   以往的开发模式具有较大区别。
       这种权力运作空间的“正式化”建构与以往的观察非常不同。以
   “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为代表,先前研究在讨论实践中的权力变通
   时,多强调其中的非制度、非正式性因素,以此作为国家探入社会内部
   的衔接点。这一因素在本案例中仍然存在,尤其体现在基层干部的个
   人工作技巧上,但本案例最突出的特点是,有相当一部分权力运作的弹
   性空间是以制度化、组织化的方式建构出来的,以此应对社会日趋成熟
   地进入权力末梢中“正式”部分的能力。这种“正式化运作”构成了当前
   地方政府在试点中探索“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较之“非正式运作”,
   “正式化运作”中权力空间生产的落脚点从原来个人化的、在科层体系
   中处于低位的、较为任意的、非正式的方式,转向一种组织化的、在科层
   体系中位于高位的、符合程序的、更为正式的方式。后者不仅表现形式
   更为隐蔽,而且更容易被整合进国家治理策略的工具箱,然后被推广复

                                                           · 5 5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