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1902
P. 48

一把尺子如何“量到底”: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硬化


   期扩张而产生的住房需求,将搬迁视为改善住房的唯一机会,不仅期待
   数代同堂能“分得开、住得下”,不少祖辈还会考虑到大龄孙辈成家对住
   房的需要;三是基于不同区位之间基础设施的差异,居民认为原址是黄
   金地带,拥有顶级绿地、三甲医院和重点小学;四是基于公房及自建房
   当前较高的经营收益。
       居民的补偿期待如果不被满足,依据以往经验,可能引发各类博
   弈,使自下而上的压力从潜在变为现实。最直接的如个体博弈,居民可
   能以家庭为单位消极抗议,即不配合搬迁,成为“钉子户”,期待获得更
   多收益;或者积极抗议,前往政府相关部门或敏感地点上访、静坐等,以
   此向执行者施加压力。由于该项目是集中搬迁,加之发达的微信群等
   提供的组织便利,不满情绪一旦蔓延就有可能引发集体行动。由于 犜
   项目地处核心城区,距离中央政府仅数公里,对地方政府来说,稍有风
   吹草动即意味着政治风险。换言之,高压的政治任务环境和敏感的地
   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居民的博弈能力,使政府对这股潜在的自
   下而上的压力的化解慎之又慎。

       在此情况下,要启动 犜 项目,除解决资源困境外,还需要打破根深
   蒂固的“钉子户”逻辑,即消解个人或集体的博弈预期,收紧可能的博弈
   空间。由此,政府产生了在制度实践中减少弹性、强化刚性的需求,在
   犜 项目中体现为“阳光腾退,政策不变,一把尺子量到底”这一原则。其
   在执行时拆分为两种具体意义上的“制度硬化”。一是结果硬化,以各
   户最终的补偿结果体现。 犜 项目根据整体资源情况制定了一个“适度”
   “ 合理”的补偿标准, 8 以“一户两套”为底线,任何情况都不能超标。二
   是过程硬化,以整个征收过程的规范性来体现。项目官方称首次采用


   8. 政策制定者认为这个标准“没有让老百姓吃亏”,房管局的一位领导从历史上的补偿款与
   周边市场价的比例两方面比较论证了这个标准的合理性:补偿分为“明补”(直接补偿款)和
   “暗补”(安置房优惠价)两个部分。 犜 项目每家加上奖励等大概 8.3 万元 1 平米(明补)。此
   外,如果按照 2 套对接房源,每套 80 平米算的话,优惠房价平均 1.3 万元 1 平米,与市场价 2.
   3 万元相差 1 万元,也就是说暗补了 160 万元;如果原有承租房 20 平米,相当于暗补部分折
   回去 1 平米又多补了 8 万元。也就是说, 犜 项目平均 1 平米应该是补偿十七八万元,周边比
   较好的小区市场价在四五万元,补偿款是市场价的 2.5 ~ 3 倍。那么,这个价格怎么比较呢?
   2001 年平城出台的 87 号文,将全市分成 1 类、 2 类、 3 类地区, 犜 项目属于 2 类,当时补偿标准
   为 8020 元每平米,当时周边的市场价大概是 3000 多元,也相当于 2.5 ~3 倍。从这个角度
   看, 犜 项目延续了以往的标准。

                                                           · 4 1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