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201902
P. 158

利益威胁、政府工作满意度与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


   < 0.01 )。另外,在加入该变量后,“当期生活境遇”的系数相较模型 2
   下降了 9.9% 。 8 同时,不良生活境遇对市民排斥态度的作用强度仍小
   于“悲观预期”( 0.238狏狊0.299 )。这说明在影响市民排斥进城农民的
   形成机制中,“悲观预期”发挥着比“当期生活境遇”更重要的作用。因
   此,与模型 2 的情况相似,虽然引发市民排斥态度的现实性机制仍然存
   在,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以消极看待未来状况为代表的非现实性机制。
   由此,假设 1犫 获得证明。
       在模型 5 中,我们同时纳入了上述三个时间维度的利益威胁感变
   量,以对上述发现进行稳健性考察。就现实性机制而言,“当期生活境
   遇”虽然仍保持着高度显著性,但其系数值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在
   非现实性机制方面,“受挫经历”与“悲观预期”在保持统计上的高度显
   著性的同时,其系数值( 0.399 和 0.299 )仍都大于“当期生活境遇”,这
   增强了模型 3 和模型 4 结果的可信性。
       因此,可以有把握地认为,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排斥,的确可能是由
   直接的利益矛盾所导致;但与此同时,这种现实性排斥在受挫经历以及
   悲观预期的作用下极易转化为非现实性排斥。而且,后一种冲突形式
   是外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更大的阻碍。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义。具体而言,正如冲突理论所指出的,一旦从现实性冲突演化为非现
   实性冲突,冲突的对象会发生从直接的利益争夺者向外部对象的扩散
   过程,这意味着冲突具备了结构性发生机制。其中,社会利益结构变迁
   对个体利益的影响无疑是最为深刻的。在这一背景下,进城农民很可
   能成为市民发泄其对宏观结构性因素不满情绪的“替罪羊”。本文将在
   下一部分对此进行实证分析。
       (二)市民排斥进城农民的“替罪羊”机制
       本部分将探究市民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在“利益威胁感—排斥态度”
   这一关联中的实际影响,以验证进城农民作为本地市民发泄社会怨恨
   情绪的“替罪羊”机制是否存在。在模型设置上,本研究将市民对政府
   在“社会公平”“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三方面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调节
   变量,并构建它们与不同时间维度的利益威胁变量的交互项。针对已
   总结的三种利益威胁的形式,表 5 、表 6 、表 7 展示了估计政府工作满意


   8. ( 0.264-0.238 )/ 0.264=0.099 。

                                                          · 1 5 1 ·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