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201902
P. 156

利益威胁、政府工作满意度与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


   人口的接纳程度之间具有负向效应,也即市民的家庭年收入越高,越可
   能排斥外来人口在就业、购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重要资源上的竞争(系数
   为 0.139 , < 0.001 )。但是,主观上将自己定位于不同阶层位置的市民
           狆
   群体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态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自认为处
   于中层的群体( > 0.1 )以及中下层或下层的群体( > 0.1 ),与中上层
                                                狆
                狆
   或上层群体之间均没有明显的态度差别。这表明,用经典利益威胁论
   来解释中国情境下的市民排斥现象存在局限性。事实上,李煜( 2017 )
   针对上海市民的研究也支持了本文基于全国性样本所得到的发现。他
   发现,对于“老上海人”(具有上海户籍且沪语为母语)来说,其社会经济
   地位对其接纳外来移民具有正向作用,但这一因素并不影响那些“新上
   海人”(具有上海户籍但母语不是沪语)和不具有上海户籍的外地人对
   移民的态度。
       在模型 2 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当期生活境遇”变量,它代表受访
   者对其当期利益变化的主观感受,并能够直观地反映利益威胁感的程
   度。数据结果显示,本地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明显且强烈地受
   到其自身生活境遇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市民在短期内出现生活
   问题时,将显著增强其对进城农民的排斥态度( < 0.001 )。而且,与市
                                            狆
   民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家庭年收入)相比,当期生活境遇虽然与
   之具有同 样 的 高 度 显 著 性,但 其 系 数 绝 对 值 约 是 前 一 变 量 的 2 倍
   ( 0.264狏狊0.139 ),表明当期生活境遇对因变量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
   市民所面临的现实的生活问题是导致其对进城农民“现实性排斥”的主
   要原因。
       在模型 2 的基础上,模型 3 分别引入了“受挫经历”和“悲观预期”
   两个变量,以比较在市民排斥态度的形成过程中,利益威胁感的现实性
   维度与非现实性维度的作用差异。模型 3 的检验结果显示,利益受挫
   经历这一变量在统计上高度显著且影响较大,表明利益受挫程度不同
   的市民群体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存在巨大差异。具体而言,与那些
   社会地位上升很多或略有上升的“获益群体”相比,那些社会地位下降
   很多或略有下降的“失意群体”拒绝进城农民参与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
   倾向更加强烈(系数为 0.528 , < 0.001 )。需要指出的是,在模型 3 加
                             狆
   入了“受挫经历”变量后,“当期生活境遇”变量虽然仍具有统计显著性,
   但其系数值相较模型 2 已下降了 14% , 7 且其对市民排斥的作用强度

                                                          · 1 4 9 ·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