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50

将生命还给社会:传记法作为一种总体叙事方式


   了传记法在个案研究中所应涉及的各个层面。
           一是让社会研究回到人本身,社会中具体的人的所感、所
       为、所想和所念,是发动社会关联的引擎,而人的总体构造本
       身又是一个历史化形塑的过程;只有人的构造本身,才具有文
       明潜在的延续性。再者,只有在具体的人身上,文化才具有其
       实质的意义。人是“文”的化成,文化在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
       活生生的关系中,化育是社会的根本机制,“人类的生存是一
       个持续不断地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因而,林耀华说:“我
       们今天可以将‘上苍’理解为人类本身,把‘命运’看成是人类
       社会。”三是人生活在人际关系的流变中,常常会面对各种各
       样的机遇、变故等偶然性,因而只有在分析中将这些偶然性解
       放出来,才能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之样态;偶然不是变量思维
       中的误差,其本身即是一种社会机制,甚至发挥着更为重要的
       作用。(渠敬东, 2019 : 16-17 )
       为了更好地理清这些问题,下文将对欧美社会学和人类学中的传
   记法做一个简短的历史追溯。为了与林耀华的学术经历相嵌合,这段
   时间大致设定为 20 世纪上半叶,正是在这个时期,生命史研究经历了
   从萌芽到渐臻成熟的过程。

       二、传记法的“生命史”追溯

       林耀华的社会学视野是与燕京社会学派分不开的。他们对芝加哥
   学派倡导的“生命史”研究法毫不陌生,并致力于将其与其他学派的方
   法结合起来。吴文藻( 1938 )曾 以 马 林 诺 斯 基 的 田 野 工 作 法 则 为 基
   础,撰成“文化 表 格 说 明”一 文,列 举 了“社 会 部 分”可 用 的 多 种 调 查
   法,除了人口调查、账簿法(勒普莱)等 方法 之外,特 别 提到了 里弗斯
   的谱系法和马林诺斯基的制度入手法。吴景超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社
   会学博士学位归国后,虽在清华大学任教,但他与燕京大学社会学同
   仁们始终保持密切来往。归 国后 第二 年,他在《社会 学 界》上 发表了
   《几个社会学者所用的方法》,花 了很 大篇 幅介绍 芝加 哥学派 的 研究
   方法,尤其是威廉·托马斯和卜济时的“传记法”(吴景超, 1929 )。他
   还特地提到,在一位喜欢研究犯罪的青年朋友搜集到的传记中,有一
   本长约 600 页,“是一个堕落过的青年的供状,看完这一本传记,我们

                                                           · 4 3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