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48
从实证视角理解个案研究:三阶段考察渠文的方法创新
经验基础上。因此,对于“其他条件不变/类似”的忽略,不能不说是渠
文所立体系疏忽的“一砖”,这 “一 砖”却 有可 能危 及整 个研究 途径 的
“大厦”。
与前述“多重逼近”并列为个案研究两大策略的还有“事件转化”,
这是源于对现行研究过于“静态考察”、只能“考察共变”的不满。 22 对
此,渠文解释道:“社会的发生,不是将一系列社会要素及其相互关联铺
陈开来的现象表现(如回归分析),而是其被‘激活’出来的发动作用。
这里,我们称之为‘事件化’。”具体来说,渠文所谓“事件化”是将静态的
社会现象想象或比拟为“事件”———因此具备“事件”般的生命周期,包
括发生、高潮、转折乃至终结等———经过“事件转化”后,“才能使我们通
过描述(多重逼近)而把握到的社会诸因素产生相互联系。”根据渠文论
述,“个案研究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事件化’”。 23
上述“事件转化”是专为定量研究而提出的。此话怎讲?原来定量
研究必须先就现象进行测量 /记录,再就测量所得进行相关分析。因
此,定量研究首先是“静态考察”,由于受限于测量时间点,难以动态地
追 溯 现 象 的 发 生 与 过 程;其 次 又 因 局 限 于 “共/协 变 分 析 ”
( 犮狅狏犪狉犻犪狋犻狅狀 ),不易通过 现 象 的 发 生 与 过 程 确 认 因 果 命 题(克 莱 因 伯
格, 2018 )。即便已经意识到上述局限,但因定量研究对“证据”要求颇
高(界定清晰、定量刻画),只能从社会现象的“中点”(研究者介入的时
间点)进行观察/度量,既难以追溯既往(缺乏所需数据),又不易持续考
察(无法结束研究)。受限于时间轴线的窘迫,研究者既无以追溯“现象
的起源”,也无力追踪“现象的演变”, 24 往往只在同一(典型的“截面数
据”)或受限的时间点上,展开相对静态的“共变/相关”分析———将变量
的高低变化设想为“现象的出现与演变”,并接续浮想联翩出其中的因
22. 更全面的批判可参考叶启政( 2018 ),针锋相对的论述见潘绥铭( 2016 )。
23. 这也是历史社会学与人类学惯用的策略,渠文所举策略可见偏历史社会学方向如艾博特
( 犃犫犫狅狋狋 , 1992 )的研究,偏人类学方向如范梅南( 犞犪狀犕犪犪狀犲狀 , 2011 )的研究;前举“延伸/拓展
案例方法”见布洛维等人( 犅狌狉犪狑狅 狔 , 犲狋犪犾. , 2000 )的研究。
24. 除非经由政府/专职机关参与的数据搜集(例如经济统计或人口数据),一般社会研究仰
赖的“调 查 研 究”( 狊狌狉狏犲 狔狉犲狊犲犪狉犮犺 )很 难 建 构 出 完 整 可 靠 的 “面 板 数 据/固 定 样 本 数 据 集”
( 狆 犪狀犲犾犱犪狋犪狊犲狋 )或“纵贯数据集”( 犾狅狀 犵 犻狋狌犱犻狀犪犾犱犪狋犪狊犲狋 ),尤其对发展中国家/非 犗犈犆犇 国家,情
况更是如此。关于这两种策略如何运用于“中国研究”( 犆犺犻狀犪犛狋狌犱 狔 ),见前引耿曙和陈玮的文
章( 2013 : 21-23 )。
· 1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