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47

社会· 2019 · 1

   与时空脉络( 犫犻狅 犵 狉犪 狆 犺 狔 )、用语与语词编纂( 犾犲狓犻犮狅 犵 狉犪 狆 犺 狔 )和族群与民族
   志学( 犲狋犺狀狅 犵 狉犪 狆 犺 狔 ),逐一说明其如何有助于开展个案研究。其论述重
   点在于:多个视角逼近、调动多重证据,但仍然以“民族志”为母型,以细
   致深入的刻画为依归。对此,渠文如是分析:“个案研究的诸种 狉犪 狆 犺 狔
                                                           犵
   方法,是由内而外地深入和扩展个案的技术,是将个案所蕴涵和关涉的
   社会全体不断加以呈现的路径。”因此,本文作者将此称为“多重逼近”
   的研究策略。
       在前述“多重逼近/多重验证”(或“多重  犵 狉犪 狆 犺犻犲狊 ”策略)的引导下,也
   可考虑结合一些晚近浮现的“亲个案”的定量分析技术,或能有助于“交
   叉检查”( 狋狉犻犪狀 犵 狌犾犪狋犻狅狀 )个案研究的所得与发现。此处可以略举三类技
   术。首先针对“历史脉络”问题,“事件史分析”( 犲狏犲狀狋犺犻狊狋狅狉 狔犪狀犪犾 狔 狊犻狊 )有
   助 于 将 “事 件”放 在 时 间 脉 络 中 考 察 其 影 响 (埃 里 森, 2017 ; 犅狅狓
   犛狋犲犳犳犲狀狊犿犲犻犲狉犪狀犱犑狅狀犲狊 , 2004 ; 犕犻犾犾狊 , 2011 )。其次 是回应“个案整 体”问
   题,学界 的 应 对 方 法 有 “整 案 比 较 方 法”( 犮狅狀犳犻 犵 狌狉犪狋犻狅狀犪犾犮狅犿 狆 犪狉犪狋犻狏犲
   犕犲狋犺狅犱狊 )或 者 易 生 误 解 的 “定 性 比 较 分 析”( 狌犪犾犻狋犪狋犻狏犲犮狅犿 狆 犪狉犪狋犻狏犲
                                              狇
   犪狀犪犾 狔 狊犻狊 ),主要就个案依据整体特征归结的“集合”进行一致程度或条件
   关系的分析( 犚犪 犵 犻狀 , 2014 ;格尔茨、马奥尼, 2016 ;里豪克斯、拉金, 2017 )。
   最后涉及上述“浮现特质”,也许能够就个案不同特征间的“交互作用”进
   行分析考察(杰卡德, 2014 ;杰卡德、图里西, 2012 ; 犔狅狀 犵 犪狀犱犉狉犲犲狊犲 , 2006 )。
   当然此类捕捉还是过于简单粗糙。
       再进一步说,上述“多重逼近/多重验证”方法虽好,可是在进行经
   验论证、机制分析时, 21 却可能存在一个关键弱点:研究设计中忽略对
   “其他条件不变/类似”( 犮犲狋犲狉犻狊 狆 犪狉犻犫狌狊 )的运用。而后者无论对经典实
   验设计还是对传统个案比较都是至关紧要的,因为唯有如此设计,才能
   清晰地分辨因果影响(耿曙、陈玮, 2013 : 26-27 ;吉尔林, 2017 : 125-
   126 ; 犛犾犪狋犲狉犪狀犱犣犻犫犾犪狋狋 , 2013 )。此处提示的个案方法不但未加援用,而
   且因一些原因——— ① 坚持纳入脉络影响,使个案更独一无二, ② 强调运
   用多重证据,让系统对照无从下手———让“其他条件不变/类似”更难运
   用,论证的厘清推断工作将更加困难。虽然渠文对如何厘清因果也有
   系统论述,但是后续的因果验证与机制提炼都必须建立在本节所述的


   21. 请见渠文第五节“从机制分析到结构分析”与本文第四节的讨论。

    · 1 4 0 ·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