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20

思想史视野中的质性研究:以方法意涵的构建为例


   要的方法。控制性比较背后的方法论逻辑强调“控制”是发现因果关系
   的基础。只有保证被比较的对象所有的其他特点都一致(或称“被控制
   住”),才可以进一步识别哪些案例不同的特点是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 犔犻 犼狆 犺犪狉狋 , 1971 : 683 )。此设想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研究者不可能精确了
   解案例是不是真的除了某些因素外完全相似( 狊狌犳犳犻犮犻犲狀狋犾 狔狊犻犿犻犾犪狉 )。无
   论是米尔( 犑狅犺狀犛.犕犻犾犾 )还是涂尔干,都认为难以控制无限复杂的政治
   和社会现象,因为“研究者甚至都不可能近似地确认两个社会除了某一
   个方面的所有 其 他 方 面 都 相 同 或 不 同”( 犇狌狉犽犺犲犻犿 , 1938 : 129-130 ;
   犔犻 犼狆 犺犪狉狋 , 1971 : 688 )。但是,研究者没有因为控制的无法实现而放弃按
   照控制性比较的方法展开研究( 犛犾犪狋犲狉犪狀犱犣犻犫犾犪狋狋 , 2013 ),因为统计的
   随机抽样原则或实验方法都难以适用于少案例的比较( 犔犻 犼狆 犺犪狉狋 , 1971 :
   683-685 , 1975 : 165-177 ; 犛犽狅犮 狆 狅犾犪狀犱犛狅犿犲狉狊 , 1980 : 182 ; 犓犻狀 犵 ,
   犓犲狅犺犪狀犲犪狀犱犞犲狉犫犪 , 1994 : 94 )。为了克服控制困境,讨论者提出了构
   造案例间的可比性( 犮狅犿 狆 犪狉犪犫犾犲 )问题。他们强调,研究者需要在研究
   中说明 不 同 案 例 中 的 共 同 特 征 和 不 同 特 点 以 证 明 案 例 是 可 比 的
   ( 犔犻 犼狆 犺犪狉狋 , 1971 : 687 ),并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前提。在变量测量为基
   础的推论逻辑和识别因果过程中的充分必要性原因的方法论中,“可比
   性”被赋予不同的意涵。
       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推论逻辑将案例的可比性理解为可以被研究
                                                     ,
   者通过 变 量 测 量 而 建 立 的 “单 位 同 质 性”假 设 ( 犓犻狀 犵 犓犲狅犺犪狀犲犪狀犱
   犞犲狉犫犪 , 1994 : 22 、 93 、 100 、 116 )。他们强调以单位同质性表征的可比性
   并不是被研究所确认的固定特征。恰恰相反,可比性永远是不确定的,
   因为研究者永远无法确定了解具体世界之外更加广阔的未知世界。对
   单位同质性的把握只能是测算意义上的估计,研究者不可能实实在在
                                     ,
   的“知道”( 犽狀狅狑 )这样的同质性( 犓犻狀 犵 犓犲狅犺犪狀犲犪狀犱犞犲狉犫犪 , 1994 : 93 )。
   社会科学研究正是通过建立研究设计以因应来自于具体世界的不确定
   性。可比性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测量、估计、检验、调试的动态过程。研
   究者需要理解、说明、掌握、运用这样的不确定性。保证这一切合理的
   根本在于依照符合统计规则的明确公开的程序开展研究工作。构造、
   估计、说明并检验单位同质性假设,就是这样的科学程序的体现( 犓犻狀 犵                           ,
   犓犲狅犺犪狀犲犪狀犱犞犲狉犫犪 , 1994 : 93 )。因此,推论逻辑将“控制困境”纳入自
   洽的方法论给予解决,可比性的意涵也就建立起来。

                                                          · 1 1 3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