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19

社会· 2019 · 1

                                                ,
   论新的理解 ( 犞犪狌 犵 犺狀 , 2004 ; 犜犻犿犿犲狉犿犪狀狊犪狀犱犜犪狏狅狉 狔2012 : 168-169 )。
       此方法论引导书写者围绕“意义”构建出新的研究问题意识,包括
   理解“意义”如何以不同于动机、理念、理性的方式塑造行动( 犛狑犻犱犾犲狉 ,
   1986 ; 犘狅狑犲犾犾犪狀犱犇犻犿犪 犵犵 犻狅 , 1991 : 11-26 ; 犛狋犲犻狀犿犲狋狕 , 1999 : 2 ; 犚犲犲犱 ,
   2011 : 140-141 );个体主观意义如何产生和变化;主体间为什么可以达
   成某种共同的主观意义并由此建立集体行动( 犛犮犺狌狋狕 , 1967 : 165 );客观
   意义结构如何在主体间的互动中产生(许茨, 2017 : 201 、 204 );具有观念
   客观性的解释图式如何在主观意义的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许茨, 2017 :
   47 、 125 );研究者主体间的互动与研究的关系(许茨, 2017 : 50 ),等等。
       在此方法论的引导下,书写者关注对意义产生过程的理论化分析。
   理论不再是动机、利益、事件、变量等概念间的因果关系,而是对赋意过
   程的抽象( 犈犿犻狉犫犪 狔 犲狉 , 1997 : 281-380 )。书写者的注意力被方法论所
   引导。 他 们 关 注 个 体 如 何 在 与 其 所 处 的 总 体 性 经 验 构 型 图 示
   ( 狊犮犺犲犿犲 )的不断互动中建立主体意义,具有代表性的如许茨( 犛犮犺狌狋狕 ,
   1967 : 84-85 )对“自我阐述”( 狊犲犾犳犲狓 狆 犾犻犮犪狋犻狅狀 )的界定。他们关注主体
   间互动 的 特 征 的 概 括,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如 “共 同 成 长”( 犛犮犺狌狋狕 , 1967 :
   165 )、社会反思( 狊狅犮犻犪犾狉犲犳犾犲狓犻狏犻狋 狔 犔犻犮犺狋犲狉犿犪狀犪狀犱犚犲犲犱 , 2014 : 106 )等
                                )(
   概念的建立。学者关注在集体不确定感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互
   相推挤、相互影响而形成共享的主体意义,具有代表性的如“集体对位”
   ( 犮狅犾犾犲犮狋犻狏犲犪犾犻 犵 狀犿犲狀狋 )理论( 犈狉犿犪犽狅犳犳 , 2008 ;徐晓宏, 2017 )。他们还关
   注重要事件或行为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具有代表性的如
   表演性权力( 犲狉犳狅狉犿犪狋犻狏犲狆 狅狑犲狉 )、政治符号行动( 狅犾犻狋犻犮犪犾狊犲犿犻狅狊犻狊 )等
              狆
                                               狆
   理论概念( 犚犲犲犱 , 2013 : 203 ; 犠犪 犵 狀犲狉犘犪犮犻犳犻犮犻 , 2010 ; 犛犲狑犲犾犾 , 2005 )。研
   究者还关注表演者如何塑造观众的共同意义,具有代表性的如文化语
   用学( 犮狌犾狋狌狉犪犾 狆 狉犪 犵 犿犪狋犻犮狊 )等概念( 犃犾犲狓犪狀犱犲狉 , 2004 )。
       以上,我们看到方法论如何引导研究者相信某些方法具有合理性。
   这种对合理性的认识正是方法意涵的体现。下面,我们分析方法论与
   现实的不契合如何推动研究者发展方法意涵。我们将以“比较”为例说
   明这个问题。
       三、协调不契合:“比较”意涵的延展


       在跨案例研究中,“控制性比较”( 犮狅狀狋狉狅犾犾犲犱犮狅犿 狆 犪狉犻狊狅狀 )是一种重

    · 1 1 2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