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74
“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问题是通过发展经济的体制改革解决的,促进这种改革、惠及广大农村
居民并明显改善其基本物质生活的政策应该属于经济型社会政策。一
般来说,社会政策是福利性的、具有再分配特征。通过赋予农民自主性、
向农民提供发展机会,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解决其贫困问题,这种经
济政策中自然有社会政策的成分。这类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常
见的,比如我国的扶贫开发计划、脱贫攻坚计划。国际上倡导的发展性
社会政策通常既是经济政策,也是社会政策。这种经济型社会政策对社
会建设的意义 何 在?简 单地 说,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增 强 了 农 民 的 政 治 认
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农村的贫困问题,也增强了农民政治认同的物质基础。
接着是以户籍制为基本特征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农村富余劳
动力可以到城镇务工经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
活。这种社会控制上的放松和给农村居民以从业自由的政策虽然是现
实倒逼出来的,但是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政策的内涵———农民的
生活改善了、见识增长了、社会参与的能力也增强了。这是从比较弱的
意义上来看经济型社会政策对社会建设的贡献。实际上,“一分到底”
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广大中西部农村的社会建设也具有负面影
响,即农村社会的原子化、去组织化现象严重。至今,许多中西部农村
社会公共事务落后、社会秩序不佳与这种政策忽略社会效益有关。
(二)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政策的稳定功能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重心向城市转移。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接着就是国有
经济、集体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这场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企业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全会通过的《决定》基本上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由于这一改革涉及大量国有企业、集体
企业员工的待业、失业、养老等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改革
政策,其目的是改变单位制条件下“企业办社会”的做法,减轻企业负
担,建立独立于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对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市
场化、社会化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问
题,包括待业、失业、“ 40 ”“ 50 ”人员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属于比较典型的社会政策范畴,但是当时我国推行的一
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为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服务的。
·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