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144
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的双重结构
潮流组成,倦怠的忧郁、积极的弃绝或恼怒的厌倦倾向就源自这些潮
流。整个社会体( 狊狅犮犻犪犾犫狅犱 狔 )所具有的这些倾向,通过对个体的影响
而导致他们自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个体的自杀行为的理解就是
对社会的理解。
三、自我主义:关于生命与社会学的现象学社会学
在关于涂尔干的研究传统中,《自杀论》通常被认为是实证主义研
究的典范。这当然有其道理。这部著作充满各种各样的数据、案例和
图表。涂尔干希望以此作品来为实证的社会学奠基,而这部作品也的
确肩负起了这样的重任。不过,这一经典的形象遮蔽了该作品的另外
一面:涂尔干在其中还有大量关于“人”和“道德”的偏社会哲学的讨论,
其中关于自我主义和无自我主义的讨论更是显露了现象学社会学的思
考特征。本文认为,这两个方面叠合在一起,才使得该作品成为一部社
会理论著作。它并非仅仅是一部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
(一)自我主义
涂尔干关于自我主义自杀的研究分析了在宗教、家庭和政治三个
领域的数据与经验材料。涂尔干的著名解释是,自杀率低,或者说如果
某种社会环境能够获得较大概率的自我保存,是因为在这几个社会中
有了“社会团结”的神性,或者说是有了神圣性的社会环境,行动者于其
中也“沾染”了社会性/神圣性。
所以,理解自我主义自杀需要进一步分析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当然是涂尔干最为著名的一个区分。在“个人主义与知识分子”一文
中,涂尔干已经指出他的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是完全两回事。他
的个人主义指的是康德和卢梭尊崇的个人主义,是在 1789 年法国大革
命人权宣言中所倡导的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不同,这种个人主义将
个人的动机视为罪恶之源。在《自杀论》中,涂尔干( 犇狌狉犽犺犲犻犿 , 1979 :
209 )把自我主义理解为过度的个人主义( 犲狓犮犲狊狊犻狏犲犻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犻狊犿 ),是
个人主义的某个过度变种。这种对于自我主义的讨论是涂尔干在本书
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贯穿了全书。这种过度的个体主义是现代人的两
种无限症之一。涂尔干对于这种无限症的理解明确体现了一种现象学
社会学的特征。他强调,这是由于反思能力( 狉犲犳犾犲犮狋犻狏犲犻狀狋犲犾犾犻 犵 犲狀犮犲 )过
度发达,思想不断地返回自身,以自身为思考对象,而不以任何外在的
· 1 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