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69

社会· 2018 · 5

   虽然事件或现象仍有偶然性,但它们在与生命的碰撞之中,被赋予了主
   观生命之内的意义。事与生命之间建立起明确关联,由此进入生命进
   程之内,一系列沿着“客观”因果推展的事被编织进个体内在决定的主
   观生命 序 列,“仿 佛”这 些 客 观 事 件 本 来 就 指 向 主 观 生 命 ( 犛犻犿犿犲犾 ,
   1918 : 123 )。这么说,命运不适用于动物,是因为它们缺乏个体性的主
   观生命进程。对神圣存在也无所谓命运,一切事物的因果性天然地内
   在于它,没有什么偶然。
       人的生命处于中间状态,一面是宇宙秩序,一面是内在引导、自己
   负责乃至自我封闭的个体形式,二者在命运当中成为一个事实。从第
   二重预设来看,命运是有门槛就在于现实要素得与个体紧密相关。俗
   话说“本性难移”也可以比喻个体生命先天的形塑力,内在生命涌流的
   方向都不容主观上的任意选择。命运决定着个体生命,齐美尔认为这
   就好比康德的认知观,世界上只有一部分我们可知的东西为我们所知,
   或者说是歌德所谓的“亲和性”,命运之中的事物没有彻底被同化,生命
   只能诱导事物进入个人的生命目的,却没有彻底把握它。所以普通人
   难免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整个生命的必然性仍然是偶然的,事
   物仍然具有独立的因果性以及一些尚未触及生命(因而“无意义”)的本
   质。悲剧英雄的命运则不太一样,虽然他必然走向毁灭,但他的生命先
   天力量如此强大,以致事物客观的因果偶然性显得微不足道,几乎彻底
   被他的命运所笼罩。
       现实事物与个体的张力促生自我。人越是感到世界外在于他、否
   定他,便愈发清晰地意识到独立的自我,否定与匮乏感不停搏动着自
   我。倘若现实与意志太相符,意志在每次短促的实现中被耗尽,其实很
   难滋长强势的自我。起初,自我与生命内容模糊地纠缠着,尚未独立进
   入意识。人经历越丰富,慢慢会遭遇到更多偶然,就越发觉得自我是一
   个连续的统一体,身陷动荡的命运之中。随着生命逐渐推展,自我也逐
   渐向内收拢,在偶然内容之间不断自我阐释,尝试着发展出一套独立于
   内容的意义和观念。
       齐美尔这套生命之涌流 的 说 法 乍 看 相 当 含 混,似 乎 仅 仅 是 从 否
   定意义上讲生命不止于形式而已,然 后才 进一 步解释道“不止 于”究
   竟是什么意思:每一生命的统一体都可以显露为其个体的独特形式,
   即他的存在法则( 犠犲狊犲狀狊 犵 犲狊犲狋狕犲 )。所谓存在法则是一个人生命之中

    · 6 2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