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55
社会· 2018 · 5
色之中,却无法遏止地感到生命不止于此,真正令他感到自己活着的恰
恰在此之外。
( 3 )不同的要素构成社会,它们相互关联、互相构成。如果抛开预
定和谐,现实中不太可能所有要素都能各司其职。齐美尔这里也无意
于凭空设定一套和谐。他是说在种种断裂、冲突与不完满之中生活的
人,仍旧寻求社会角色与内在生命的统一,并期待能感到这种命运般的
统一承载着更宏大的秩序降临到自己身上。这种和谐最集中地凝炼于
“天职”( 犅犲狉狌犳 )概念上:个人听从内心“召唤”( 犚狌犳 )而投身于原本非人
性格的职位,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一道命令要求他去寻求召唤其人格的
事业( 犌犛犌11 : 59-60 )。
那么冲突在齐美尔这里究竟是什么?冲突作为社会化形式之一,
撇开动机和 后 果,指 两 方 在 对立 之中 形成 更高 统 一 ( 犈犻狀犺犲犻狋 )。在 这
里,最终达成的统一并不意味着一方克服另一方,由单方力量支配。事
实上,对立双方都直接而积极地构成冲突形式,某一要素对另一要素而
言可能是负面的消解性力量,却不意味着它对关系之整体而言亦如此。
“ 一个群体仅仅是全然向心、和谐的‘一致’,这不光在经验上不现实,也
根本无法显露其本真的生命进程。”( 犌犛犌11 : 285 )历史上有些原初的
社群内部还未分化,其实当中照样存在着归属或派系,只不过当时还不
明显,还未发育出截然的对立罢了。
冲突是否一定需 要 粘 合 关 系 的力 量呢?齐 美 尔 提 出,我 们 可 以
设想所谓的纯粹冲突,即 将 冲 突作 为目的 本身,不 过,这种形 式如何
成立呢?一种可能的解释 是“悲观 主义”,认为 人天然 没有为 他人奉
献的意愿,只有敌意。不 过,齐美 尔在 谈到 叔本华 时讲 得很清楚,作
恶者 必 须 能 够 切 身 感 受 到 他 所 施 加 的 痛 苦,贪 求 痛 苦 ( 犔狌狊狋犪犿
犔犲犻犱犲 ),否则作恶毫 无 意 义 ( 犌犛犌10 : 262 )。 敌 意———对 人 对 己 的 残
忍———根本目的都是自 我 膨 胀。某 人 渴 望 展 现 权 力,却 又 无 力 积 极
地实践权力,便通过伤害 他人 把他们 变成 自己 的“财产”。人 们面对
悲惨的人或动物时,固然大多出于善意与同情施以援手,不过也有人
通过帮助他人(甚至没有任何 实质帮 助,仅仅 显示 出怜悯)来 享受对
方的痛苦,把他人变成自己的“财 产”,对方 越悲惨,帮助过程 中的自
我膨胀就越厉害。另 一 方面,他 也不 会当 真为自 己的 苦难真 正 感到
悲哀,甚至渴望感到自己遭受着世上最深重的苦难,欢庆自己成为最
·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