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33

社会· 2018 · 5

   拯救都可以交换成金钱”( 犛犻犿犿犲犾 , 1990 : 256 )。既然一切都可以像待
   售商品一样明码标价、自由买卖,就不存在价值的高低之分,而只有价
   格“多少”之别,“市场价格”成为唯一的焦点。齐美尔( 1990 : 394395 )
   敏锐地指出,资金迅速周转的地方(比如金融领域)恰是滋生犬儒主义
   的温床,人们越是习惯于金钱的来去匆匆,越倾向于将所遭遇的一切明
   码标价、商品化,而对其差异“无动于衷”———无论是身体、情感、人格尊
   严还是名誉地位。夷平的后果必然是贬低了物自身的品质,“把各种物
   体的差异统统夷平为货币首先降低了主体兴趣之特殊的高度和性质,
   进而造成的后果是降低物体本身的品质。……即便是最佳的精美绝伦
   之物,可以用钱买到的特性仍属于一种‘难以拒绝的低级东西’”,在卖
   淫、金钱婚姻和贿赂这三种与人格( 犲狉狊狅狀犪犾犻狋 狔              )参与货币交易有关的
                                   狆
   社会现象中,货币量化品格的夷平作用对以“差别”( 犱犻狊狋犻狀犮狋犻狅狀 ) 18 为特
   质的人格的贬低清楚可见。
       齐美尔指出,犬儒主义与享乐主义在价值倾向上持相反的立场:前
   者以把高级之物贬为低级之物为乐;后者则试图提升一切低级之物的
   价值,也就是“当享乐主义者的价值衡量曲线向上走、以及较低水平的
   价值在努力争取被提升为较高水平的时候,犬儒主义者的价值衡量曲
   线在向着完全相反的方向移动。唯有当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到了贬
   低最高价值和视种种价值之差异为幻觉时,他的生活意识才恰如其分
   地表现出来”( 犛犻犿犿犲犾 , 1990 : 255 )。既然,价值取决于主体对客观的需
   求程度,犬儒主义与享乐主义的不同价值立场也就反映在其行为方式
   上:对享乐主义者来说,在吃饭喝酒和性爱这些低端的满足中也可以体
   会到某种更高的价值;在犬儒主义看来,所谓“高贵”不过是虚假的光
   环,在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交易的社会,根本没有值得孜孜以求去追求
   的“高贵”。


   18. 当“货币”以量化、夷平为内核时,“差别”就是与之相对立的概念。齐美尔指出:“差别的社
   会意义是在大多数人当中鹤立鸡群从而分离出来……一方面,差异强调的是积极的排斥,即
   把互相可以换来换去,把简化成公分母和‘行为一致’的做法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差别的本质
   是一种与他者的关系,它表现出一种相当独特的融会贯通:差异建立在比较之上,却又在根本
   上拒斥任何的比较。杰出人物正是在此意义上完完全全保留其个性的个体。……一方面,货
   币使事物彼此之间丧失了差异与距离,另一方面剥夺了它们拒绝与他者作比对而形成任何关
   系或任何限定的权利———这两方面恰是决定‘差别’独有理念的两个相合的要素”( 犛犻犿犿犲犾 ,
   1990 : 391 、 395 )。

    · 2 6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