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20

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


   “经济价值最纯粹的表达”的身份相一致。分析的路径应该是首先从当
   下的货币“现象”(“纯粹现象”)入手呈现货币的“本质”, 8 而后考察货币
   如何在历史的过程中成为“货币”。在历史过程中,货币的功能最初与
   “物”捆绑在一起,而后,承载货币功能之物的物质性意义下降、功能性意
   义上升,货币不断迈向最纯粹意义的“货币”———纯粹的符号,“尽管没有
   内在价值的货币会是理想的社会秩序中最理想的交换工具,但在这一点
   实现之前,货币最完美的形式总是与某种物质质料联结在一起。这一条
   件并非意味着货币偏离了那种一直持续发展的方向,即货币转向其本质
   功能的一种纯粹符号的载体”,“只有在质料要素后退的意义上,货币才
   真正成其为货币,那是价值互动着的要素的一种真正的结合和统一,这
   只有靠心灵( 犿犻狀犱 )才能成就”( 犛犻犿犿犲犾 , 1990 : 192 、 198 )。齐美尔要在历史
   材料中寻找解释“货币成其为货币”的逻辑线索(更准确地说是精神线
   索)。与齐美尔的现象学方法不同,在马克思看来,货币理所当然是一个
   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客观实体,研究货币就意味着考察货币在经济活动
   中的出现过程及其意义。研究的路径自然是回到经济发展的“历史”中,
   通过揭示价值发展的不同形态而给予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定位,试
   图在历史过程中看清楚货币的“物”性背后隐藏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
   思( 2009 : 45 )指出,看不到货币之中所含有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货币拜物教
   的根源所在。齐美尔同样看到了货币的关系内涵———货币不过是社会
   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只是在齐美尔看来,这一“关系”不见得就是马克
   思所说的源于劳动的生产关系,而就是交换关系本身,如果进一步追问
   交换的根源,则只能在先验主体的意志活动中找到回答的线索。齐美尔
   声称自己要为历史唯物主义建造底楼( 犛犻犿犿犲犾 , 1990 : 56 ),而这正是在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原到一般价值论本身,将社会生产关系进一步还
   原到先验主体的意志活动这一心理、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实现的。如此,
   就可以理解,同样是面对货币符号化的倾向时,马克思看到的是社会主
   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可能性,看到了实现“自由人的联
   合体”的希望;而齐美尔看到的则是根源于人类存在本身的欲望与其对
   象的分离,看到人类无法弥合的内在分裂及其外在的文化(悲剧)表现。


   8. 胡塞尔所提出的“现象即本质”无疑对齐美尔有重要的影响。作为现象学还原重要法则的
   “面向实事自身”也在齐美尔的研究中被广泛的运用。

                                                           · 1 3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