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社会》 2018年第4期
P. 33

社会· 2018 · 4

   斯最终选择了视国家与国际为互为前提的存在,同时,他将部分希望寄
   托在史前史、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上,相信这些学问的综合有助于他
   回到“原始文明”(即,他认为的新石器时代),去那里找寻国族关系伦理
   的人性基础。
       莫斯毕竟是个有勇气的大学者,在其写下的大量笔记中,他用词严
   厉,批判了现代国族信念,引入其关于文明的看法(在这个看法里,文明
   基本等同于有传统基础的国际性),否定了那些视国族为独立实体的论
   点,陈述了他有关国际主义的看法。
       关于国族主义,莫斯( 2010犪 : 42-43 )指出:
           国族对自己的文明、习俗、工业技术以及精美的艺术充满
       信心。它崇拜自己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以及自身的
       传统,总之,崇拜它自身的特质。几乎每一个国族都存在自己
       是世界第一的幻象,它教授国民文学,就像别国没有文学一
       样;它教授科学,似乎科学是它独自获得的成就;它教授技艺,
       仿佛这些技艺全是由它发明;它教授历史和道德,如同它们是
       世上最好、最美的。这里好像存在一种天然的自满,部分原因
       在于无知和政治上的诡辩,而且通常也出于教育的需要。每
       一个国族都类似于我们传统和民间传说中的村庄,相信自己
       比邻近的村庄优越,总是与那些持相反观点的“疯子”进行斗
       争,即使是小一些的国族也不例外。
       莫斯接着具体列举了国族主义在思想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法
   律和经济以及传统诸领域的表现。
       首先,在文学方面,早在 18 世纪,赫尔德就以文艺评论为方式在文
   化史研究中宣扬了“民族精神”概念。稍后,这种文化民族主义思想遭
   到过世界主义思潮的冲击,但到 19 世纪中后期、 20 世纪初,这种无视
   人类共通价值的思想,重新成为文人墨客渲染国族传统时所借助的概
   念框架。
       在艺术方面,以国族为范畴的“传统”成为艺术家追随的对象。 5 比


   5. 莫斯观察到,为了与所谓的“传统”保持一致,文学家进行无数的模仿、引用、摘录、用典,“把
   文学冻结成乏味的国族形式”;而艺术家则从节奏、规范和习惯限定了舞蹈和哑剧的形式,使
   艺术学权威和音 乐 学 院 之 类 的 人 物 和 机 构 有 可 能 以 守 护 “传 统”的 名 义 阻 碍 创 新 (莫 斯,
   2010犪 : 43 )。

    · 2 6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