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96

过程多维性与出路阶层化:中国大学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研究


   地区高校本科生学籍数据库为抽样框,采用 犘犘犛 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
   法,随机抽取 5100 名学生进行追踪调查。首期调查始于 2009 年,到
   2013 年共完成五轮调查。前两轮调查采取现场集中填写纸质问卷的
   方式,后三轮调查采用短信、邮件通知,凭密码填写网上问卷的方式,数
   据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跟踪率(李路路, 2014 ; 犠狌 , 2017 )。
       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且高校存在一定的层次
   性。这里有不少地方高校,但同时也有中国 39 所“ 985 ”高校中的 8 所,
   112 所“ 211 ”高校中的 26 所,高校间存在较大的层次差异。北京本地
   高中生升入大学的比例较高,除部分进入其他省份或地区的高校外,其
   他大部分都集中在本地市属高校。而外地进入北京高校的学生主要进
   入其中较好的精英学校。因此,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经历的筛选严厉
   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为了保证结论的稳健性,后文结论
   除了进行全部样本分析外,还分别对北京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进行分
   析确定。
       为了反映本科教育过程的多维性,本研究选择从学业成绩、文艺素
   养、校园表现、心理素质、毕业预期五个方面测量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分
   化。用“是否获得研究生教育机会”(又分为“国内深造机会”和“海外留
   学机会”)来衡量毕业出路的差异。然后考查学生进入大学前城乡户籍
   属性和家庭背景对不同维度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相关影响是否与高
   校层次存在交互影响。因为两个年级学生的毕业年份不同,为了综合
   反映学校过程,本文利用多轮数据进行测量指标构建,部分主观变量以
   大学第三年的测量为准,不同因变量缺失情况略有差异。因变量的测
   量方式如下:
       (一)学业成绩
       在调查中用统一的标准严格测量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
   习表现很难,本文利用学生自己报告的个人在本班的相对排名(取值处
   于 0 到 1 之间的连续变量,数值越高,排名越靠前),辅以本科期间是否
   挂科、是否修读双学位、学习效能感和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来反映学生的
   学业表现。选择英语四级成绩是因为各层次高校几乎都会要求本科生
   参加这一考试。少量英语四级成绩缺失的案例则依次以六级考试成
   绩、高考成绩、英语听说读能力主观评价为基础用回归法进行了插补。
   学习效能感在整个调查期间都进行了测量,本研究只用了大学第三年

                                                           · 8 9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