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36

“官场 + 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五、回应林毅夫、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

       最近林毅夫和张维迎两位教授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在媒体和学界
   引起了广泛关注。 19 林毅夫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如外部性问题和协调失败),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交易费用比较
   高;如果政府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可以发挥本国(或
   本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发挥“有为政府”
   的作用,则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林毅
   夫也强调有效市场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有效决定要素的相对价格,形成
   潜在的比较优势。张维迎则认为,政府不可能比市场聪明,也缺乏适当
   的激励(比如容易被寻租),而市场可以通过分散化的试错学习、多样性
   的自主演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中企业家具有创新和克服市场缺
   陷的重要功能,因此政府只需提供最低限度的公共职能,任何产业政策
   注定要失败。
       在笔者看来,两位教授的理论观点与主流经济学的“政府与市场关
   系”的范式相比均存在差别,如林毅夫强调基于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
   势的产业政策,张维迎强调奥地利学派意义上的市场试错、多样性演化
   以及企业家精神,但总体来看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政府与市场二分的
   概念谱系和政策指向,也没有区分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政府行为。
   两位学者的观点在各自给定的假设(包括隐含假设)下都有其道理,但
   是当我们从理论真空回到布满灰尘和噪音的现实世界里,回到中国地
   区层面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产业政策具体
   而丰富的实践中,则可以发现两位教授的观点均存在缺陷和不足。
       两位教授的理论观点都对现实世界中的政府角色做了“不现实”的
   假定:林毅夫假设政府高尚无私且“先知先觉”,张维迎假定政府实现了
   最低限度的公共职能之后就可以“顺从安静”地走开,让市场(企业家)
   自己试错演化。事实上,无论是林毅夫假设的“有为政府”,还是张维迎
   假设的“有限政府”,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需要在一国(或地区)特
   定的制度条件下通过特定的激励、约束和信息反馈机制内生形成。本


   19.2016 年 11 月 9 日林毅夫、张维迎两位教授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关于产业政策的现场辩论
   的文 字 实 录,参 见 《林 毅 夫 张 维 迎:产 业 政 策 大 辩 论》,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犪犻狊犻狓犻犪狀 犵 .犮狅犿 / 犱犪狋犪 /
   102073.犺狋犿犾 ,浏览于 2017 年 12 月 1 日。
                                                           · 2 9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