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167

社会· 2018 · 2

       理智诚实的对立面,是各种讲坛布道者或伪先知进行的廉价的世
   界观教育。韦 伯 要 着 力 打破 的是 科学 可以为 人建 立价值 立场的“假
   象”。科学作为天职,意味着诚实面对并且承担自己的根本立场,而承
   担根本立场的本质是彻底的现实感,也就是面对那些让自己“不舒服
   的”现实,一种在韦伯看来带有深刻伦理力量的美德( 犠犲犫犲狉 , 1992 · 犐 /
   17 : 98 )。而大学要能真正对抗讲坛布道的人和行为,那只是因为他可
   以进行更为深刻和实在的价值的教育。这种理智的诚实也因此成为韦
   伯所处的现代大学培育人格的关键目标。
       在和《科学作为天职》同年发表的论文《社会和经济科学中的“价值
   自由”的含义》( 1917 ,以下简称《“价值自由”》)中,韦伯从价值承担的含
   义出发来看现时代的大学和大学教育。 10 韦伯在文章的开始就明白地
   表示,所谓排除价值判断是不可能的(韦伯, 2013 : 482-484 ; 犠犔 : 489-
   491 )。 11 对“老科学”下的学者来说,大学作为特定价值的维护并不是问
   题,在韦伯的眼中,正是这样的学者才恰恰不屑于跟风去做那种表面价
   值中立的“拟态”( 犕犻犿犻犽狉 狔      )(韦伯, 2013 : 482-484 、 487 ; 犠犔 : 495 )。 12
   这种骨子里面的高贵立场不是体现在拒绝排除价值,而是体现在要求
   自己“将自己的实践性的评价本身向学生们和他自己绝对地交代清楚”
   ( 犪犫狊狅犾狌狋犱犲狌狋犾犻犮犺 犿犪犮犺犲 )(韦伯, 2013 : 492 ; 犠犔 : 498 )。这种要求是韦
   伯认为令学者自重的诫命( 犌犲犫狅狋 )。
       但韦伯并不相信遵从这样的“诫命”仍然能为现时代的大学教育赢
   得真正的尊严。一方面,大学事实上不可能实现对所有的价值,甚至是

   10. 本文初作于 1913 年,系韦伯为 1914 年 1 月召开的关于“价值自由”的主题会议而作,很
   明显是韦伯对当时的方法争论( 犕犲狋犺狅犱狊狋狉犲犻犳 )的回应之一。 1917 年初,韦伯将原文进行了修
   改,于该年 11 月发表在 犔狅 犵 狅狊 杂志(卷七,第一分卷)上。本文的修订版不仅和《科学作为天
   职》同年问世,而且在讨论的主题上关系密切。而施卢赫特( 犛犮犺犾狌犮犺狋犲狉 , 1996 : 16 )也指出,本
   文的修改稿和韦伯同时写作的著名论文《中间反思》( 犣狑犻狊犮犺犲狀犫犲狋狉犪犮犺狋狌狀 犵 )中 有 关“价 值 领
   域”( 犠犲狉狋狊 狆 犺狉犲狀 )的讨论更是使用了类似的概念范畴。
   11. 此处所引用的张旺山先生翻译的《韦伯方法论文集》( 2013. 台北:联经出版社)为本文以下
   讨论韦伯科学学说的主要参考,引文同时注明《科学学说论文集》( 犌犲狊犪犿犿犲犾狋犲犃狌 犳 狊狋狕犲狕狌狉
   犠犻狊狊犲狀狊犮犺犪 犳 狋狊犾犲犺狉犲 ,第五版, 1982 ,略作 犠犔 )中的页码,引文有改动将不再一一说明。在引用
   时,为和《科学作为天职》的译文凡例取得一致,韦伯原文中着重标出的文字,译文将以下划线
   标出,原文则以斜体标注。本文作者在引用时加以强调的文字,将以黑体标出。
   12. 这是韦伯在《“价值自由”》开篇时以蒙森和特赖奇克为例子的含义,和这种面对事情的激
   情相对应的是缺乏激情的官僚和表面公允的党同伐异者。

    · 1 6 0 ·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