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127
社会· 2018 · 2
何在理论上调和佛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的内在矛盾,在社会实践中融合
佛教礼仪与儒家生活方式,是明代的士大夫和僧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上川南地区的僧人积极寻找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共同点。成化三年
( 1467 ),名山县水月寺主持僧海印在周边乡里化缘修成一座石桥,以利
于檀越往来水月寺,取名为“宝莲桥”。僧人洪永( 1892 )为此事撰写碑
文,专门阐述佛教向“善”的追求和作为:
北宗以寂虚灵为法身,以空洞广大为归宿,以戒定慧为
三乘之达道,以大波罗蜜为度生之桥梁,无非示人见性明心,
诱人为善,归于至善之地。心既明,善既达,则知佛祖利人之
道。诚岂虚耶!今印公合诸檀越,结此善缘,亦皆诱人为善,
非独利己,而实利人也。
洪永强调,佛教是“诱人为善”的宗教,劝人“归于至善”,大家一起
捐资修建通往水月寺的桥梁,就是缔结“善缘”,并非只为利己,更有利
于他人。这样的解释自然让儒家士大夫和芸芸乡民接受。
丹眣县东五里有一座观音寺,弘治十四年( 1501 ),聂郁充任丹眣学
训导,说“吾徒三五辈,卒举业于其寺”。次年,聂郁亲自到观音寺和生
员们切磋学问。他思考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异同:
余惟儒与释道虽不同,原其立心,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吾
儒廉静寡欲,释寂灭清净者,似之吾儒正心修身;释操持戒行
者,似之吾儒澄涤万虑;释空空其性者,似之奈何涉于虚无、沌
于荒唐,故与吾儒殆相径庭矣。如吾徒朝于斯、夕于斯,讲明
性命道德于斯,盖以吾儒之道开启之,使知夫忠君爱亲之意,
敬长尊贤之义,反其同而变其异,庶可以窥吾门墙于万一也。
(聂郁, 1992 )
聂郁认为,佛教与儒家虽有不同的修行方式,或称寂灭清净,或称
正心修身,但都教人向善,“同归于善”。聂郁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寺院里
向僧人们多宣传“忠君爱亲”和“敬长尊贤”的思想,让僧人也知道儒家
的道理。儒家士子接受佛教思想的同时,僧人也受到儒家“忠君爱亲”
思想的渲染,两者相互影响。
僧人敬重儒家文人,即如陈应正( 1892 )所言:“(僧人)犹知人伦之
说,遂深敬儒,亦可见其本体之明,而未尝息者。”千方百计请官员或名
人为寺庙写碑记,也成为上川南寺院僧人进行社会接触和适应地方的
· 1 2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