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126
明代上川南地区的佛教与地方社会
通,大圣说法度人,乃是明心见性也。 14
天顺四年( 1460 ),明英宗刊刻大藏经,颁给峨眉山灵岩寺一部经
书,并下一道敕书,要求灵岩寺“所在僧众看诵赞扬,上为国家祝厘,下
与僧民祈福”(王燮等, 1992 )。从此之后,上川南地区的佛教寺院投其
所好,竖立碑记常会提到为皇帝念经祝寿、祝愿皇图永固、祝愿天下太
平等内容,这是佛教寺院获得明廷批准、赐额,或获得地方政府官员支
持的基本原因。例如,成化元年( 1465 ),芦山县守御百户竹昌和知县张
敏信把广福寺装点一新,塑金描彩,“上以庆祝圣天子,下以泽被一方
……永固皇图于无疆”(潘邃, 2001 )。再如,芦山县籍致仕山东都司李
必钦( 2001 )强调芦山县治东十里的石山寺“借以上祝明天子之万寿,下
以祈年谷之丰登”。
为皇帝念经祝寿是佛教寺院的政治任务,也是佛教寺院在社会接
触的过程中获取士大夫支持的策略,这导致明代地方政府的庆贺礼仪
常常选择在佛教寺院里学习或举办。比如,芦山县“广福寺借为朝贺拜
祝之地,伏江以为新任更服之所”(竹全仁, 2001 )。“朝贺拜祝”指元旦、
冬至、万寿节等国家节日拜祝活动,均在芦山县南街广福寺内举行(罗
之熊, 1969 ),“伏江”指的是芦山县东下伏江寺。又如,黎州大渡河守御
千户所辖境内的永兴寺,“每岁元旦、冬至暨万寿节,官于是者,必具朝
服,先期习仪于寺。主持首僧乃率其徒,鼓钟焚香,袈裟膜拜,为国祝
厘,遵奉彝典唯谨”(蒋夔, 1969 )。天全治东三十里的昙花寺是天全土
司“祝厘之所”,治东十里的迎恩寺是天全土司“奉迎诏旨之所”(陈松
龄, 1992 )。到了明代晚期,地方官举办的国家庆贺礼仪大多在佛教寺
院中进行。万历二十一年( 1593 ),四川建昌道佥事范守己“奉命监兵邛
都”侨居雅州,“每有庆会”,范守己就到雅安县城东的鹤林寺“来习朝
仪”。范守己( 1925 )甚至说,“国家典常郡县之习朝仪者,皆寓于佛舍”。
然而,抛开帝王君主统治国家的实用主义态度,从学理上讲,佛教
教义与儒家思想之间是有内在矛盾的。明代的士大夫也非常清楚这一
点,即如李必钦( 2001 )所言:“释氏于儒,有吾道异端之别,每相矛盾,韩
退之欲火其书,人其人。”名山县人陈应正( 1892 )也说:“释与儒异道,寺
与学异居,而儒或留文字于寺者,以寺多僧而儒每修业于其中故也。”如
14. 笔者 2009 年 5 月 5 日抄录。
· 1 1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