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80
日常生活的结构与意义
论:第一,这些日常的人伦结构是和人的情感与意义紧紧关联在一起
的,具体可见上述研究;第二,就是第一个问题的反命题,即人赋予情感
与意义的日常生活实践本身有一定结构图式。对此,近代学者的研究
最有说服力,王国维( 1959 : 462-463 )在《殷周制度论》中考证两代礼制
时说道:“丧服之大纲四:曰‘亲亲’,曰‘尊 尊’,曰 ‘长长’,曰‘男女 有
别’。无嫡庶,则有亲而无尊,有恩而无义,而丧服之统紊矣。”并提到尊
之统与亲之统的复杂关系。费孝通的早期思想最能代表以新学,尤其
是现代社会科学为主的观点,认为亲属扩展式的社会难以脱离自私与
狭隘而形成公共的道德。不过,他晚年经过反思放弃了这种观念,并且
认为亲属关系的推己及人最能体现儒家传统礼制的社会学思想(吴柳
财, 2016 : 117-135 )。因此,综上所述,“三纲五伦”是中国传统礼制的
结构。前表所引《曲礼》的条文也是集中在“五伦”的范围内。在中国传
统的文化语境里,这一结构是非常显明的,大量的蒙学读物都是以“明
伦”为首要内容,诸如朱熹编的《小学》,以及我们熟悉的《三字经》《弟子
规》无不如此。这结构背后的大义主要就是“亲亲”与“尊尊”两维,日常
生活的结构通过“尊尊统亲亲”得到确立,其内在精神是“仁义”(周飞
舟, 2015 : 31-40 )。因为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充分,本文在此就不再
展开。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结构图式本身是扁平的,经过抽象和压
缩,任何图式都不能直接等同于事实本身,这些图式化的表达只有重新
被理解、感知和激活才能真正有伦理与规范的效用。而要激活这些有
关人伦和社会的图式,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要将其放在具体的主体实践
过程中,放到具体的时间意识中。
时间性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费孝通( 2009 :
487 )早前曾受到派克等的影响而写下过这样的话:
我不太看得惯现在那种只知道此时此刻的人。把此时此
刻当作存在是虚幻感觉。我们的一举一动中本身就累积着人
宇宙原始时起一直进化到现在的整个历史,而且这一举一动
又就在决定我们无穷继起者的运命。
这种说法是当前社会学所特别熟悉的表达范式:每个人的生命时
间被纳入历史的架构,进一步转化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在《生育制
度》一书中,生育被认为是社会———个人生命所将融入的历史(时间长
流)———的要求。
· 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