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75

社会· 2018 · 1

   两个截然没有联系的世界,也不是简单的存而不论,否则,一个非人间
   力量的存在必将给人世带来紧张感。面对佛教的“有无”“寂灭”等生死
   观念,宋代理学家之所以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回应,正是因为人对死后世
   界的感知会深刻地影响人此世的生命状态。同样,对生的理解与感受
   无疑也影响着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认识。生死、人鬼在时间上表现出
   一分为二的界限,实际上二者共同构建出人们整全的生命体验,在本质
   上是一个整体。儒家思想处理人与鬼神的关系更多地表现在丧礼和祭
   礼里。
       亲人从离世到变成我们现在统而言之的鬼神有一个过程。《礼记
   ·檀弓》里讲:
           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既葬,皇
       皇如有望而弗至。练而慨然,祥而廓然。(王文锦, 2003 : 68 )
       这句话描述的就是人从亲人离去之始的猛然心塞之感,转而寻之
   思之不得,到最终以鬼神礼敬之这一情绪变化的过程。《礼记·檀弓》
   中另有一条:
           子在卫,有送葬者,而夫子观之,曰:“善哉为丧乎!足以
       为法矣。小子识之。”子贡曰:“夫子何善尔也?”曰:“其往也如
       慕,其反也如疑。”子贡曰:“岂若速反而虞乎?”子曰:“小子识
       之,我未之能行也。”(王文锦, 2003 : 78 )
       子贡以为送葬者当速回,不然就会耽误中午的虞祭。孔子不认同子
   贡,以为送葬者的此种态度最好:送葬时以亲人待之,返回时虽以鬼神待
   之,但“其反也如疑”,仍然像对亲人一样依依不舍,难以释怀。我们从孔
   子对待虞祭的态度可知,礼仪不只是为了完成仪式和程序,而是要顺乎
   人情和表达爱敬。读这段话,我们能想见人在亲人逝去时的无比哀痛和
   不舍,以及无可奈何接受现实后进行祭奠和怀念追远的双重情感。正是
   因为有那样一个似乎无法把握和敬而远之的鬼神世界的存在,现实世界
   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意义才更加凸显出来,这种凸显在送葬的节点上达
   到极致。所以《礼记·檀弓》引述孔子的话:“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
   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王文锦, 2003 : 92 )意思是说,亲
   人死了,如果就像对待尸体一样处置他,那人心显然很凉薄,不合常情。
   反过来,如果还像对待活人一样对待他,则不合常理,因为人们已经相信
   人死不复生,因此,活着的人应该以一种人与神之间的态度对待逝者。

    · 6 8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