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74
日常生活的结构与意义
含了五伦、修身的内容,也包含了鬼神。因为篇幅所限,本文以下只列
举其中的一部分文本内容为证。
表 1 :中国传统的礼的部分文本内容
君臣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 不 中 门,食 飨 不 为 概,祭 祀 不 为
父子
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
夫妻
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明伦 兄弟 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朋友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
师生
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为君尸者,
鬼神
大夫士见之,则下之。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尸必式,乘必以几。
敬身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史载笔,士载言。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
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
应变
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进退有度,左右
有局,各司其局。
之所以要把鬼神也列在社会性的范畴之中,是因为这关系到在中
国的礼文化中人如何认识其所处的现实世界,或者我们所说的社会。
就像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对比清教和儒教时说的:
儒教伦理有意地 让人 们处 于他们———不 管是 自然生成
的,还是由社会性尊卑关系所造成的———个人关系里。儒教
只神圣化那些由人际关系———譬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师
生、与朋友之间———所产生的人类的恭顺义务。然而清教伦
理却相当怀疑这些纯粹的个人关系是生物性的;当然,清教还
是容许它们的存在,只是要在伦理上加以控制,使其不致背离
上帝。无论在任何状况下,与上帝的关系是第一要务。(韦伯,
2004 : 325 )
韦伯在此通过宗教比较的视角指出中国传统儒教中礼的社会性,
但没有详细论述其背后的自然观、宇宙观和宗教观的基础,只是在其他
地方笼统地做了一些勾勒。其实,礼的社会性恰恰可以从人与鬼神的
关系中看出来。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孔子在《论语》里说“未知生,焉知
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对鬼神的态度并不是将鬼神与人分成
·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