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51
社会· 2018 · 1
(二)田野切口:“关系/事件”的展现
当人类学家就微观研究如何通向宏观展开争辩时,我们需要弄清
他们所说的“微观”到底是什么意思。马林诺夫斯基( 1986 : 4 )在《江村
经济》的序中用的是“缩影”:“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犹如在
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费孝通 1944 年翻译弗思的《人文
类型》时,将弗思( 1991 : 152 )提出的社会人类学译成“微观社会学”;而
在 1996 年提及弗思所指的“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时,又称其提出了“微
型社会学”的概念(费孝通, 1999犫 : 21 )。费孝通( 1999犪 : 14-45 , 1999犫 :
26 )在两次转引利奇对他的质疑以及他自己的答辩时所用的词都是“微
型社会学”。无论是“缩影”还是“微型”,我们都可以在其背后发现较为
浓厚的追求整合性、有机性和系统性的功能主义色彩。而功能主义早
已被后 世 的 社 会 理 论 家 屡 加 清 算 ( 犠狉狅狀 犵 1961 : 183-193 ;叶 启 政,
,
1991 : 33-104 ;米尔斯, 2017 : 33-68 )。费孝通( 2004 : 147-174 )直到
第三次回应利奇的质疑时才开始摆脱功能主义的幽灵,文章通篇不再
提“微型”“缩影”这样的词,而强调“意会”。但是,此时的费孝通已经
年事甚高,无法再做田野工作,“意会”如何可能结合在田野工作中成为
他留给后人去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重新提出福柯思想对田野工作的启发性。
他在《疯癫与文明》中对“愚人船”故事的挖掘,在《规训与惩罚》里对达
米安受酷刑折磨场景与巴黎少年犯监管所规章的对照,在《无名者的生
活》中对 疯 狂 者 米 朗 和 “恶 魔”图 扎 尔 的 侧 写 (福 柯, 1999犪 : 5-12 ,
1999犫 : 3-7 , 2001犪 : 56 ),所做的都不是缩影式的微观事件分析,而是微
小事件分析。在微小事件分析中,任何一个事件总是作为关系被把握,
而任何一种关系又并不是化减(或凝固化)为结构,而总是将其视为事
件。这就是所谓的“关系/事件”,它们构成了连续性与折叠性的切口,
微小事件与世界历史之间呈现的是“折叠—切割—展开”过程中复杂的
拓扑关系(李猛, 1996 : 8 )。孙立平( 2000 : 2-11 )提出的“过程—事件分
析”虽然在理论上与“关系/事件分析”有一些微妙的差别,但其强调在
田野中要善于抓住“有事情的时候”,要捕捉那些“有时纯粹是偶然的随
机的联系”,要从静态的结构分析走向动态的实践分析,由此我们可以
看到两者的旨趣还是相通的。
关于“关系/事件”,需要补充两点说明。首先,事件不是在日常生
· 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