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16
“田野”经验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究者更高的理论素养,即对于经典理论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应星,
2016 )。只不过,在田野经验研究中,它们是隐藏于研究者背后的、支撑
其研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另一种知识“底蕴”罢了。
所以,这里谈论的所谓“田野”经验、日常生活逻辑与理论之关系,
是一个递增的、相互关联的互动过程和关系。只不过,在每一个环节和
阶段上,各自强调的重心有所不同。
在搞清楚“经验”与“理论”之间上述关系之后,重要的是发现和揭
示它们两者之间的“中间机制”即“日常生活逻辑”。日常生活的秩序总
是按照某种具备相对稳定特征的、即有生活的“积淀根基”的制度或规
则逻辑来维持的。对于这种规则逻辑的揭示,特别需要对实践状态的
日常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理解。
那么,我们在研究当下的新制度兴起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发展的
标准来检验其现代化程度,来解释变迁的条件和结果,还要到日常生活的
稳定状态中去寻找逻辑呢?难道特定的变迁条件或创新条件甚至巨变,都
无法改变“中国社会自发保存的那些具备相对稳定特征的‘恒常’”(社会底
蕴)吗?这样的问题会始终缠绕在田野研究者心头,需要认真加以处理。
有一项关于“社会底蕴”及其与现代性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的探讨,是非常
有意义的。研究发现,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极具传统特性的社会底
蕴并非以一种消极对抗的形式出现,而是不断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并
由此生发出建设性和包容性的面貌(杨善华、孙飞宇, 2015 )。
如果我们发现某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再现,在社会变迁甚至
巨变中仍然显现其身影,这意味着其背后的社会逻辑和机制不能简单
地归究于即时即地的现实的意识形态、体制制度政策或日常生活场景,
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因果关系和深厚坚韧的社会根基。田野个案研究
的任务,即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田野现象情景,来把握社会制度变革的内
在过程和其背后的社会(制度)逻辑,并且探究表象与底蕴之间是如何
保持“适度张力”的。这时,单个案例的方法也往往是最为合适有效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是在研究超级村庄时就已经萌发了,并在
研究乡镇企业转制时的产权界定过程中逐步加深。 20 世纪 90 年代中
期,在研究超级村庄时,我已经讨论过“新的经济动力与传统力量之间
的互动关系”,并对由此引发出的种种新的动力、规则、行动、机制和结
构进行过分析,深切感受到日常生活逻辑对于新的工业化所产生的切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