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社会》2017年第6期
P. 90

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争执:涂尔干的道德科学


   法则被视为达致这一目的的手段。道德法则之所以以理想或“应该”的
   面目呈现,是因为人的本质是当下的人“应该”实现的目的(麦金泰尔,
   2011 : 67-78 )。因此,有关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人的目的的解释,构
   成了伦理学的规范基础。
       17 世纪以来,伴随着新的自然科学的确立,机械论的自然秩序图
   景取代了此前经由基督教思想改造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自然目的论的
   自然秩序图景。人们不再从目的出发,把目的作为一个原因,解释事物

   的生 成 和 变 化,而 是 从 作 用 和 被 作 用 的 角 度,即 效 力 因 ( 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
   犮犪狌狊犲 )去解释事物的生成和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霍布斯和斯宾诺莎
   等人开始从机械论的因果概念出发重新解释人的自然,以便为新的伦
   理学打下一个更为坚实的地基。在思想史上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新
   的伦理学用对人性事实上如何的研究取代了传统伦理学对人性应该如
   何(人的目的)的研究,并把事实上的人性作为推演道德法则和政治制
   度的出发点。
       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现代伦理学的确放弃了传统伦理学从自然
   目的论出发对人性所作的解释,但它仍保留了作为目的的人性概念。
   甚至在法国启蒙思想那里,在目的论的等级秩序被机械论的平面秩序
   所取代,在“自然”丧失了规范意涵、变得越来越中立的同时,人却越来
   越被凸显为“目的本身”或“绝对”( 犪犫狊狅犾狌狋犲 )。狄德罗( 犇犻犱犲狉狅狋 , 2017 )
   明确提出《百科全书》在体系的编排上要“以人为中心”,“因为人是独一
   无二的起点,也是一切事物最终指向的目的……把我的存在和我同伴
   的存在拿走,自然的其他部分还有什么意义?”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和基础》的开篇,卢梭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该书要探讨的是脱离一切时
   间和地点的、与事实无关的“一般 意义 上的 人”( 犾'犺狅犿犿犲犲狀犵 犲狀犲狉犪犾 )
   ( 卢梭, 1997 : 71-72 ; 犚狅狌狊狊犲犪狌 , 1835 : 535-536 )。
       就此而言,康德的道德哲学继承了法国的启蒙思想(莫斯, 2008 :
   80 )。康德虽然拒绝把道德法则奠基在经验心理学之上,即有关人的自
   然本性的经验研究之上,但他仍然持有一个基于人的纯粹理性而得到
   的作为目的本身的人格性概念,并将其作为道德法则的根据。道德法
   则作为一种命令,要求人应该不断克服自己的动物性(感性)所陷入的
   自然王国,迈向人之为人的、构成人的尊严的纯粹理性,朝向目的王国。
       在 19 世纪的法国,不同的思想家对大革命的反思、对其理论基础

                                                           · 8 3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