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社会》2017年第6期
P. 68
涂尔干:道德本原与现代潮流
2002 : 100 )。而在衰落和变动时期,集体理想与社会现实常发生脱节的
现象。社会现实条件的变化牵动着社会整体,原有的理想和社会组织
方式很可能无法适应新的条件而走向衰落,社会的自我认识和组织逐
渐陷入混乱。这就呼唤着与新社会条件相适应的理想与集体组织。苏
格拉底和基督这样的道德革新者,其思想和信仰表现着新的时代理想
与集体生活,与新的社会组织和结构相符合(涂尔干, 2001 : 54 ; 2002 :
71 )。但是,涂尔干十分清楚隐藏的危险。批判旧道德可能走向质疑一
切道德和规范,失范变迁走向了彻底失范,“恰恰是这一点,往往使他们
的努力付诸东流,使许多革命变得毫无成效”(涂尔干, 2001 : 54-55 )。
无政府主义和随心所欲的理想,都只是个人的主观任性。现代社会各
种极端潮流的摆荡,使社会处于高度抽象、急速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令
社会无法重新建立纪律与依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走向新的稳定
生活。狂热者和威权者以为他们在重建社会,却不知自己以另一种方
式加剧了危机。
所以,真正合理的变迁必须是中道,而不能走向极端。变化不能是
真正的失范,重建不能是绝对的创新。无论诉诸乌托邦还是古老传统,
如果革命者想要建立与当下截然不同的理想,努力抛弃“丑恶”的现实,
那他其实都在走向失范,因为他切断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抛弃
现实,就是背弃真正的理想。社会科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变化了的现实
中寻找真正的理想。
既然社会的本质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结合,那么社会的变化其实
就是从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稳定状态过渡的过程。社会条件的变化,
要求理想与相应的社会组织方式加以调整,但这种调整不可能与此前
的社会理想和组织方式截然断开,否则就是无中生有的任意创造。“历
史教给我们,人们并不能任意地改变。人们不是听见受神灵启示的预
言家的声音,就会随意地转变自身”(涂尔干, 2003犪 : 458 )。所以,涂尔
干( 2002 : 72 )坚决反对诉诸哲学性的超越理性来改革社会道德:“如果
理性的涵义是指道德能力,这种道德能力……能够而且应该对立于社
会在每个历史时期所遵循的东西,我以为这种先验性是武断的认定,所
有已知的事实都与之相矛盾”。
因此,社会学必须考察现实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又在多大程
度上延续着过去。过去的许多社会组织和道德理想确实已经消失了,
· 6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