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社会》2017年第6期
P. 72

涂尔干:道德本原与现代潮流


   涂尔干讨论得不多,帝国和大学才是他更关心的主题。加洛林帝国虽
   然短暂,但依靠它欧洲才获得了政治的一体性。 10-11 世纪,欧洲的
   版图在各民族不断征战和冲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封建制得到发展,
   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前身的封建国家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卡佩王朝定
   都巴黎,为后来的法国奠定了基础。但涂尔干更关注巴黎大学的诞生。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在精神生活方面欧洲文明真正形成了整体,拥有了
   “精准和得到普遍认可的器官”(涂尔干, 2003犪 : 94-96 , 107 )。巴黎大
   学并不属于某一民族或法国,“而是属于整个基督教世界”。它孕育产
   生的思想和精神具有世界主义的特征,这也是欧洲基督教文明的根本
   特质之一(涂尔干, 2003犪 : 118 )。
       在涂尔干勾勒的中世纪鼎盛期的欧洲社会结构中,法团既是市民
   集体生活的基本组织,也是城市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封建国家是后世
   民族国家的前身,而帝国与大学支撑起了基督教世界在政治和精神上
   的整体性。
       变化始于 16 世纪。文艺复兴的精神呼唤着新的时代,传统基督教
   世界的围墙在坍塌。人们开始对经院教育和学术表示不满。神圣的世
   界不再是踩着圣人们的著作、抓着辩证法的绳索才能攀上的形而上学
   的彼岸,相反,上帝创造的整个世界都蕴含着神圣性,“在书本背后,事
   物本身正在浮现出来”。只有吸收古往今来的所有知识,发挥人无限的
   自由之力,向自然与人性的现实世界敞开,去研究和思考它们,才能找
   到真正的神圣之法(涂尔干, 2003犪 : 248-258 )。于是,个体、社会和世
   界这三个维度都被打开了。一方面,“个人开始获得自我意识。他不再
   单单是整体当中不曾分化的部分”。他开始拥有独立性和自尊,有了属
   于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方式(涂尔干, 2003犪 : 366-367 )。基督教的人格
   培养力求发掘人性的内在面向,肯定自由意志,终于在这个时代开花结
   果。另一方面,严苛的宗教纪律和约束松弛下来,世俗性的活力得到了
   释放,礼貌社会和商业社会逐渐兴起。地理大发现和贸易的扩展,使欧
   洲各地突破了狭小的地域性,走向更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原本源于宫
   廷的文雅之风,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成为贸易和社会交往的
   润滑剂(涂尔干, 2003犪 : 366-367 , 274 )。上帝创造的更广阔的世界吸
   引着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人们跨出欧洲,将世界的概念不断扩展。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与流动,各地区间建立起了长期稳

                                                           · 6 5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