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社会》2017年第6期
P. 46

涂尔干:道德本原与现代潮流


   有效的规范”。它们存在于现实的历史和社会中,史学和社会科学能够
   认识它们。社会中的个体,通过对现实权威和规范的服从,逐渐培养起
   了真实的理智约束力。
       这样,失范性自杀就很好理解了。与唯我主义者不同,失范者并不
   脱离集体生活,也并不高度主观内向,可他生活和行动的社会领域本身
   却混乱无序。人们彼此接触交往,却没有真正的集体生活,没有公认和
   确定的规范与权威。唯我主义者的激情,随集体生活的消失而消亡;失
   范者的理智也因现实的无规范而无所依存,所以完全无法约束感性的
   欲望。在涂尔干看来,工商界正是社会失范的代表领域。在这个领域,
   人们密切交往,却只是为自己的欲望而行动,力求在每场斗争中占得上
   风。人们只承认强力,却没有道德共识来遏制欲望(涂尔干, 1996 : 273
   -274 ; 2000 : 14-15 )。
       因此,将唯我主义自杀和失范性自杀并置就能发现,这二者正好缺
   失涂尔干在道德教育课程中阐明的某方面道德要素。失范性自杀者缺
   失了纪律精 神 ( 狊 狆 犻狉犻狋狅犳犱犻狊犮犻 狆 犾犻狀犲 ),唯 我 主 义 者 缺 乏 对 社 会 的 依 恋
   ( 犪狋狋犪犮犺犿犲狀狋 ):“对唯我主义的自杀来说,社会缺乏真正的集体活动,使
   活动没有目的和意义。对失范的自杀来说,社会不能影响真正的个人
   激情,激情得不到调节和控制”(涂尔干, 1996 : 276-277 )。 1 集体生活
   与规范权威是社会道德的不同方面,两者相互结合,共同构成社会道德
   的健康状态。充满热情的交往互动,会促进人们在观念和情感上的融
   合聚集,形成共同的信仰和道德理想。与他人和集体相融合的个人,不
   再是孤立的个体,能感觉到自身与他人、与共同的道德理想融合为一:
   “ 社会也走进了我们每个人。它在我们外面,围住我们,它也在我们里
   面,完全是我们本性的一个方面。我们与社会融为一体”。群体依恋带
   来的精神活力,补充了唯我主义者“不完整的自我”,克服了他“不稳定
   的平衡状态”(涂尔干, 2001 : 69 、 71 )。另一方面,健康稳定的社会有着
   各种明确的规范和界限,人们感受到道德力量的约束,遵守风俗习惯,
   服从既定权威,逐渐将外在约束内化进自身。失范者“不再感受到这些


   1. 贝纳尔( 犅犲狊狀犪狉犱 , 1993 : 170 )、米勒( 犕犻犾犾犲狉 , 1996 : 112 )和赵立玮( 2014 : 134-135 )都看到了
   自杀类型与道德教育要素的关联,但都仅限于指出其关联性,并没有深究这种关联在涂尔干
   思想中占据着何种核心地位。笔者也不赞同赵立玮认为自主性这一道德要素与利他主义自
   杀存在关联的看法。

                                                           · 3 9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