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社会》2017年第6期
P. 42
涂尔干:道德本原与现代潮流
趣。追求“更科学”的专家更青睐《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哲学家和文人
只言片语的评论,或是同样赞许它“科学”的形式,或是简单地引用书中
的某些 观 点 和 结 论,随 后 就 是 近 50 年 的 沉 默 ( 犅犲狊狀犪狉犱 , 2000 : 97-
105 )。
到了 20 世纪 40 年代,借大西洋彼岸的东风,《自杀论》的命运好像
发生了逆转。帕森斯( 2003 : 364-376 )将涂尔干列入社会学的四大经
典作者,并通过对《自杀论》中自杀类型的讨论试图揭示社会规范在社
会行动者的人格构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默顿( 2006 : 301-344 )萧
规曹随,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失范( 犪狀狅犿犻犲 )概念做了更为系
统化的解释。自此,《自杀论》跻身学术经典之列,成为社会学领域最为
人知的著作之一。
但是,是否《自杀论》真正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当一门学科日益
丧失其最初的活力和洞见,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其经典著述往往被贴上
各种标签,成为特定研究传统和领域的必读书目。各种具体的研究也
乐于将其肢解,断章取义地歌颂或批驳。在《自杀论》出版一百周年之
际,英语学界出版了两本相关的纪念文集,有的文章批评涂尔干的统计
方法和分析,有的文章尝试对涂尔干的结论加以经验性证伪,还有许多
其实不 相 干 的 应 用 研 究 (参 见 犔犲狊狋犲狉 , 1994 ; 犘犻犮犽犲狉犻狀 犵犪狀犱 犠犪犾犳狅狉犱 ,
2000 )。涂尔干的预言应验了:未来的专家确实嫌它不够“科学”,而哲
学家和文人早已将它遗忘。
但是,与这些表面上一清二楚的论断相反,在涂尔干的思想体系
中,《自杀论》开辟出的道路既不是某种局限于统计描述或中层理论的
“科学”,也不是玄奥晦涩、脱离具体生活的抽象哲学,而是将社会之本
原和文明的历史融会贯通的“经史合一”之学。这或许才是科学家和哲
学家都不感兴趣的真正原因。前者试图将一切思想彻底实证化,后者
想要用各种抽象论述推翻现实性,但涂尔干走的却是与他们不同的另
一条中庸之路。
涂尔干提出的四种自杀类型相互之间的关联到底是什么?各自论
述所占的篇幅又为何如此不均衡?这始终是萦绕在涂尔干研究者心中
难解的问题。与英语学界少有真正深入的论述不同,在中文学界,涂尔
干的自杀学说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和讨论。渠敬东( 1999 )尝试从失
范的概念入手,去思考现代社会及其人格构成的根本特性,并尝试揭示
· 3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