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社会》2017年第6期
P. 181

社会· 2017 · 6

   响,二者呈非线性关系。
       针对班级氛围路径,鉴于老师和学生都参与了班级学业氛围的构
   建,本研究将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建立假设。
       “ 罗森塔尔效应”揭示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期望会显著影响学生的
   学业表现( Rosenthal , 1994 )。由此本文认为,老师的期望也可能会直
   接影响到学生对自己的教育期望。在此我们将老师的期望分解为班主
   任老师对班级的整体评价 20 和每个学生对师生互动的认知。
       首先,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的评价从侧面反映了他/她对这个班级未
   来发展的期望,这种期望可能会通过老师的日常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
   到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期望,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2犪 :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的 评价对 学生 的教 育期 望有显著 影
   响,其评价越高,学生的教育期望也越高。
       其次,老师对学生的期待、鼓励或者批评等需要通过学生对老师行
   为的主观感知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本文将从学生的
   感知出发,评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表扬、关注和批评等行为对初中生
   教育期望的影响。
       假设 2犫 :班主任的态度对学生的教育期望有显著影响,其表扬能
   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教育期望,批评则可能降低学生的教育期望;
       假设 2犮 :任课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教育期望有显著影响,学生受
   到任课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越多,其教育期望越高。
       此外,本文用班级的平均学业水平作为衡量班级学业氛围的客观
   指标,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2犱 :班级整体学业水平对学生的教育期望有显著影响,班级
   整体学业水平越高,学生教育期望越高。
       本研究还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个人教育期望的变量,包括学生的
   个人特征(性别、户口、学业表现),学生的家庭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
   家庭经济状况),亲密朋友的特征, 21 班主任性别,以及所在学校的特征
   (如学校在本县区的排名和学校的地理位置)等。



   20.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调查问卷没有直接询问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期望,而是询问
   了他们对所教班级在学业表现上的评价。
   21. 亲密朋友被发现是影响个体教育期望的重要因素之一(吴愈晓、黄超, 2016 )。

    · 1 7 4 ·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