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社会》2017年第6期
P. 128

道德统计学的社会观:塔尔德与涂尔干之争再考察


   尽管他提出了该问题,但也仅停留在哲学思考的层面,并未具体展开工
   作。不过,塔尔德在某种程度上接过了该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所
   谓“主观”的“客观”概率论。塔尔德通过把主观概率转化为客观概率,
   消解了主观上的 狉狅犫犪犫犻犾犻狋é 问题。从形式上看,塔尔德走向了凯特莱
                  狆
   的统计学传统,但事实上两人却出现了基本理论假设上的分野。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与涂尔干不同,塔尔德试图把他的社会学建立
   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而塔尔德的这项工作是从如何测量心理现象开
   始的,也就是从所谓的主观概率开始的。塔尔德认为,由于心灵的成分
   有可以量化和不能量化的部分,所以,针对测量的部分,在如何计量心
   理的量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会提出不同的说法和测量的办法。比如,
   韦伯—费希纳定律基于刺激—反应来建立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可测量的感觉基础上的。与这些学者不同的是,
   塔尔德( 2005 : 155 )并不认为感觉是最基本的心理量,因为在他看来,
   “ 被发明的事物和被模仿的事物总是一个思想或意志、判断或目的,这
   个事物又体现了某种程度的信念和欲望”,所以,他认为信念和欲望以
   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判断和意志才是最基本的可测量的心理量。
       塔尔德的这一讲法,显然是有指涉的,这与他在测量信念的时候遇
   到的问题有关。
           遗憾的是,决定计算的不是信念的真实的增减,而是如果
       信念出现增减,那么相应的信念是怎样的,人们称之为确信的
       数学理由。你必须避免把确信的理由当成事物的内在特征,
       以此让概率论恢复客观性。这些理由本身是主观的,存在于
       我们的知识中。(塔尔德, 2005 : 157 )
       塔尔德的意思是说,尽管测量此心理变量与前文中提到的为了获
   得“信心程度”的测量在具体用途上存在差异,但从直接测量的内容来
   看,两者并无实质差异。所以,塔尔德在论及如何测量信念时,却发现
   只有库尔诺称之为主观层面的概率的测量方法可供参考。正如前文所
   言,在主观概率中,观察者关注的不是事件发生的概率,而只是确定推
   定事件的理由。所以,塔尔德( 2005 : 157-158 )认为,“一个对真实原因
   毫不知情的人的相信程度,必然与我刚才定义的原因(指主观的正反合
   意度)的计算值成比例———这样想似乎很自然。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可
   信度的计算也就是可以肯定和否定的两种可能性,正是现代逻辑学家

                                                          · 1 2 1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