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27

社会· 2017 · 4

       作为“信念”内含的“家庭伦理”实际上不仅贯穿于整个宗教生活之中,
   而且还得到了强化。无论是信徒的祷告、还是宗教生活的参与,“家人”永
   远是绕不开的话题。比如在祷告中,信徒除了祷告自己身体平安,也祈求
   上帝对自己的亲人赐予福佑;在宗教生活中,往往都是亲人的陪同参与;对
   家人的牵挂也构成个体“信念”体验的情感支撑和意志力来源。由此,可以
   说,家本位传统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基督教的宗教实践之中,无论是信徒之
   间的“兄弟姐妹”相称,还是引导方法中“家长与小孩”的类比,都体现了原
   有“信念”所承载的家庭伦理在宗教生活中的延续。 21

       四、“信念”的分化

       “信念”的宗教操演内含了促使个体宗教心理不断由俗入圣的演化
   谱系,我们用下图来表示之:













                     图 2 :宗教操演个体宗教心理的谱系

      在这一谱系中,“信念 ”为一般性信念,作为心理起点,其指向是开
                          0
   放的,宗教仅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性,它表征的是困境之时个体对外力的
   “自然期许”;“信念 ”则是被纳入了宗教视域的“信念 ”,指涉了对魔鬼
                    1
                                                  0
   的确证认知及对上帝的信心感;“信念 ”在“信念 ”的基础上嵌入了特
                                     2        1
   定的罪感、忏悔感和敬畏感;“信仰(信念 )”可以理解为纯粹信仰状态,
                                      3
   意味着对宗教信仰超越性价值的追求,它对应于救赎感、超越感。如果
   把这一谱系视为因病信教农民的信仰方式的话,那么可以说,“信念 ”
                                                                0
   构成了信仰的基调和起点,“信念 ”和“信念 ”构成了信仰的中间状态,
                                1        2
   “ 信仰(信念 )”构成了信仰实践的终极状态。而家庭伦理则自始至终
             3

   21. 除此以外,《圣经》中有关孝亲的思想也不断地在宗教生活中被强调。如“当信主耶稣,你
   和你一家都必得救”、“父母权威乃上帝赐予,父母对子女多有贡献,他们应该受到尊重,包括
   言辞上的尊重和态度上的尊重”等话语常被传道人提及。

    · 2 0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