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20
因病信教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虽然早期海外汉学家常从中西文化碰撞的角度指出中国人的“孝
亲”思想和“上帝”崇拜具有不可调和之处(谢和耐, 2013 : 202-203 ),但
历经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后,立足于家本位文化的敬祖、对子孙的重视都
反嵌到了基督徒的行为实践之中(谭同学, 2014 ),二者并不构成冲突。
换言之,“信念”还承载着家庭价值,对亲人的在乎和牵挂也是个体面对
疾病时的意志力来源。此外,它还包含着家庭生活的“过日子”逻辑。
家庭对每个人的生命有根本的存在论意义,生命是作为家庭的一部分
存在的(吴 飞, 2007 ),而 慢 性 病 往 往 意 味 着 人 生 进 程 的 破 坏 ( 犅狌狉 狔 ,
1982 ;郇建立, 2006 ),以及由此导致的家庭生活的危机。在此情境下,
因病信教既是为了把日子过好,也是为了维系家庭的存续,是家庭伦理
的表达(陈宁, 2013 : 107-108 )。由此,“信念”不仅是一种自然期许,也
蕴含着对家庭生活修复的期望。综上所述,从心理过程的认知、情感和
意志三个环节来看,可以形成“信念”的概念结构(如图 1 ):
图 1 :“信念”的概念结构
当然,此处所归纳“信念”之概念结构无疑是粗线条的,甚至是最低
程度的概括。宗教心理本身是复杂的,个体的“信念”体验也具有特殊
的个人经验特征(如受年龄、性别、性格等的影响),虽然如此,笔者依然
认为这一归纳表征了“信念”心理的现实和文化结构,它源自结构性情
境下个体渴望解困的本性,亦源自家文化传统,某种程度也超越了个体
化和私人性,成为每一位因病信教农民共享的群体心理。
三、“信念”的宗教操演
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理解个体宗教心理,还需要基于动态的互动
视角来考察个体“信念”在宗教实践中的演变。在个体与宗教的互动
· 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