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172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
在《生育制度》一书中,费先生发展了涂尔干式的社会实体论。这
是他对此书最感自豪的一个贡献,也是他对于 犃狉犽狌狊犺 在《费孝通传》中
把自己看成一个主要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社会科学家而感到不满的重要
原因 9 :
然而,当我特别被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概念吸引的时候,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发觉有必要把他的概念转成垂直的。他的
概念像是一个平面的人际关系;而中国的整合观念是垂直的,
是代际关系。在我们的传统观点里,个人只是构成过去的人
和未来的人之间的一个环节。当前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环
节。中国人的心目中总是上有祖先下有子孙,因此一个人的
责任是光宗耀祖、香火绵绵,那是社会成员的正当职责。那是
代际的整合。在那个意义上我们看到社会整体是垂直的而不
是平面的。(费孝通, 1987犮 : 434 )
《生育制度》可以说是费先生早年的得意之作, 10 但是却未能得到
他最为敬重的老师之一潘光旦先生的赞许。潘先生为此书写了一篇很
长的序言,认为此书固为一家之言,但是却“忽视了生物个人对社会文化
的作用,所以偏而不全,未能允执其中”(费孝通, 1993犫 : 232 )。此后经历
了文革、经历了八十年代“志在富民”的行行重行行,费先生对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反思之后,开始“多少已接受了潘光旦先生的批
评,认识到社会和人是辨证统一体中的两面,在活动的机制里互相起作
用的。”(费孝通, 1993犫 : 237 )
费先生所理解的潘光旦强调的“生物个人”与马林诺斯基所强调的
个人的“生物需要”是不同的。这个“新”的生物个人由两个方面组成,而
不是此前费先生理解的“社会实体”的傀儡。一个方面是纯粹生物性的
一面,作为生物人,就是自然生物演化的一个阶段,人的精神领域和人文
9. 费先生对美国学者阿古什( 犚.犇犪狏犻犱犃狉犽狌狊犺 )写的《费孝通传》不满意的“最大的缺点”就是
“他把我的思想作为一种受了西方影响的思想来分析,从西方的学术发展来评价我。他不理
解我的东方‘底子’,没有把我当成一个中国学者。我是中国人,我的基本看法,也是中国人
的看法”。(费孝通, 1985犲 : 370 )阿古什写《费孝通传》的主要依据都是费先生的早期作品,其
中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看法”的当属《生育制度》中的“反馈模式”了。
10. “不过就在那时我写了一本我喜欢的理论性著作《生育制度》( 1947 年)。我喜欢那本著
作。它是我最好的著作之一。”(费孝通, 1987犮 : 404 )
· 1 6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