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143
社会· 2017 · 3
资源转回城镇(熊春文, 2009 ),进而增高了教 育获 得的 成本,提高了
家庭当下的教育支出;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纯收入的提升(龚继红、钟
涨宝, 2015 ;杨晔、徐研, 2016 ),以及城乡流动后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
增强(杨振宇、张程, 2016 ),农村家庭在子 女教育 方面 的投入 也 相应
增加。
宏观层面农村地区学校数量的减少和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的
相对减少等政策性变动有别于教育扩张过程,它很可能会导致农村地
区儿童的入学机会减少。类似于工业化的过程,家庭层面在“撤点并
校”后的主动投入对于学生的入学机会而言无疑具有正向作用。那么,
在“撤点并校”政策执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
是否更容易辍学呢?
笔者采用了 犆犉犘犛 调查的全国再抽样样本(关于这一数据的详细
说明见后文),以被访者本人( 18 岁以上)在学时间(以高中毕业为右删
节)为横轴作出农村地区在“撤点并校”前后进入小学(截至 2006 年)学
生的辍学风险“卡普兰—迈耶”( 犓犪 狆 犾犪狀犕犲犻犲狉 )生存估计图。由图 3 可
知,在小学、初 中 和 高 中 阶 段,“撤 点 并 校”之 后 一 段 时 间 内 ( 1995 —
2006 ),农村子女的辍学率较“撤点并校”之前要低。 3
总体来说,在“撤点并校”之后,政府在农村层面的教育投入相对减
少,而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则逐渐增加。在“撤点并校”政策执行之后
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辍学率并未上
升。 4 对于这一现象,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家庭的主动投入抵消了宏观
政策对于个体入学几率减小的负面影响。换言之,个体和家庭的教育
选择并非完全被政策“牵着鼻子走”,个体自身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
削弱了政策调整所带来结构性影响,或者使之发生滞后。
基于上述的分析脉络,本文重点讨论,在“撤点并校”这样的政府对
3.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的有效性,此处根据匿名评审 人 的 建 议,笔 者 用 犆犌犛犛2008 的 数 据 进
行了检验(结果由于篇幅所限不在此处列出,如有兴趣读者可向作者 索 要)。结 果 显 示,这
一数据反映的趋势同 犆犉犘犛 数据 大 体 相 同:在 高 中 及 之 前 的 学 习 阶 段,“撤 点 并 校”后 的 辍
学率始终低于“撤点并校”前,有所不同的是,在大学及其之后的阶段,“撤点并校”后的辍学
率高。
4. 其他既有截面研究报告的数据也显示,“撤点并校”刚刚开始执行的几年( 1995 — 2000 ),
农村地区辍学率有所下降,在 2001 — 2007 年,农村地区的辍学率处于波动状态,直到 2008
年之后,农村地区的辍学率才开始有所上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3 : 42 )。
· 1 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