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51

社会· 2017 · 1

   强调尊重历史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与历史编纂相比,历史哲
   学强调在一个“体系”( 犔犲犺狉 犵 犲犫狌犱犲 ,直译“学说结构”)中进行因果解
   释,而历史编纂只是无体系的描述。
       所谓“体系”或 “历 史 体 系”的 本质 是什 么呢?赫 尔 德 认 为,天 意
   ( 犘狉狅狏犻犱犲狀犮犲 )在历史中有一个“目的”或“计划”,历史编纂的任务就是
   要把这个“目的”或“计划”揭示出来。这种作为体系的、带有目的论的

   历史,赫尔德采用伏尔泰的说法,称之为普遍历史( 狌狀犻狏犲狉狊犪犾犺犻狊狋狅狉 狔                    )。
   孔多塞和杜尔哥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哲学同样带有浓厚的目的
   论,在这一点上,两者并无二致。他们都以某个目的来考量各个时代,
   并不约而同地从历史中看到了进步。但是,由于二者对“目的”的哲学
   人类学假定截然不同,对“进步”的理解也就截然不同。孔多塞和杜尔
   哥等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线性进步论,赫尔德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发
   展进步论。
       (一)对线性进步论的批判
       线性进步论是赫尔德在社会变迁问题上的主要攻击对象。他认
   为,这些“追寻诸世纪之进步( 狉狅 犵 狉犲狊狊犻狅狀 )的人,往往在他们的探寻之
                             狆
   旅中带着一种流行的观念:朝向个人更大的美德和幸福的进步。为了
   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得不夸大或编造事实,偷偷地减少或忽略相反的
   事实;全篇字里行间充斥着幸福的启蒙观念和好几种精致的美德观念;
   如此一来,就创造了‘关于世界普遍进步’的奇说———没人会相信这些
   说法,至少 历 史 和 人 类 心 灵 的 真 正 研 究 者 是 不 会 相 信 的”( 犎犲狉犱犲狉 ,
   2004 : 30 )。
       线性进步论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厚今薄古,把启蒙时代特别是法国
   视为文明的顶端,把古代想象为野蛮落后,把历史变迁视为从野蛮进步
   到文明或启蒙理性。这种观点典型地体现在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
   史表纲要》中。他说,“我们已经看到了人类理性由于文明的自然进步
   而在缓慢地形成;看到了迷信纠缠住了它,从而在腐蚀它,专制主义则
   以恐惧和不幸的重担在败坏着并麻痹人类的精神。唯独有一个民族
   [法兰西民族]逃脱了这种双重的影响”(孔多塞, 2013 : 100 )。赫尔德认
   为,这是不顾历史事实,用启蒙时代的理性和价值为标准衡量古人的结
   果。启蒙时代本身就是一个个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用这种特殊
   性为标准,又辅以一种抽象的思维去寻找历史上与之类似的共相,必然

    · 4 4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