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49
社会· 2017 · 1
( 犅犪狉狀犪狉犱 , 1969 )。在赫尔德那里,“单子”(当然他没采用这个词)之间
不再是彼此隔绝,而是处于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并通过相互联系构成更
大的个体整体;并且,“单子”不再像在莱布尼茨那里一样,需要作为隐
泰莱希,与从属它的躯体一同构成生命体(莱布尼茨, 2007 : 494 ),而本
身就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在他那里,个人是有机个体整体,集体个体
是更大的有机个体整体。
个人作为有机整体的鲜明特征是他拥有生命,不同于人造的机器。
这一点最显著地体现为心灵是一个有机整体。当时流行的以沃尔夫为
代表的官能心理学( 犳犪犮狌犾狋 狔狆 狊 狔 犮犺狅犾狅 犵狔 ),把理性视为具有诸多机能的
器官,当作实体。官能心理学的后果,就是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分割。
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低级和高级两部分。感性属于低级认识能
力,理性属于高级认识能力,包括知性、判断力和理性(狭义的推理能
力),三者分别对应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赫尔德认为这种机
械的“纯粹理性批判”割裂了知情意,于是在认识论上展开了对康德“纯
粹理性批判”的“元批判”。通过心理学、生理学和语言学的考察,他发
现,认识是一个包括应激、感觉、认知、意志在内的有机过程,理性是人
的各种有机结合起来的认识能力的总称,而并非某种高级官能。“进行
思考和意愿、理解和知觉、运用理性和产生欲求的,是同一个心灵。”“知
觉和想象、思维和立法,不过是同一个机能的不同用途而已。”因而,在
《对纯粹理性批判的元批判》中,他开宗明义指出,“不应该‘批判’人类
心灵的机能;而应该对其进行界定、划界,揭示其用途和误用。” 3
集体个体之所以是有机整体,同样是因为有生命。赫尔德借助一
种他所谓的“生命阶段类比法”来考察人类历史,认为历史上的各个民
族和个人一样,是一个生命过程,都要经历童年、青年、成年、老年等生
命阶段,乃至整个人类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生命过程。这种生命特
征的本质,在个人身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在民族身上表现为民族精神,
在时代身上表现为时代精神,在整个人类身上表现为人道。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和人道乃是集体个体的“自我意识”。
整体性和一般性并非截然对立,赫尔德并不否认一般性的存在。
“直到现在,我们也都相信,我们身上有东方人身上那种父亲式的、家庭
3. 以上三段引文转引自克拉克( 犆犾犪狉犽 , 1955 : 399-400 )。
· 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