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225
社会· 2017 · 1
葛瑞( 犌狉犪 狔2005 )认为,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实质上是西方社
,
会工作向全球扩散的过程,必然会引发西方化与本土化、普世主义与多
元文化等矛盾。哈特廷斯和泰勒( 犎狌狋犮犺犻狀 犵 狊犪狀犱犜犪 狔 犾狅狉 , 2007 )更以中
国为例指出,“推动社会变迁”“促进问题解决和福祉”“增权和解放”“人
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权与社会正义”等基本能力都未必能够应用于
本土情景。
叶锦成( 犢犻 狆2004 )进一步指出,全球性标准不符合中国本土情景
,
的原因在于文化冲突:全球性标准隐含着“权利”和“个人”等价值观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假设,但这个假设在重视“稳定”和“集体”的中国就显
,
得并不适合。程胜利( 犆犺犲狀 犵2009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现时西
方关于社会工作的研究之所以不能解释中国的情况,原因在于这些研
究大多机械地套用全球标准来指导或评判中国的情况,缺乏运用辩证
的方法对本土的社会工作能力进行梳理。贾( 犑犻犪 , 2008 )甚至认为这是
西方学者因方法论上的谬误而误解中国的实际国情,以及忽视了中国
的社会工作的最新发展。
第二个批评指出,能力视角会给社会工作带来“技术化”的倾向。多米
奈莉( 犇狅犿犻狀犲犾犾犻 , 1996 : 173 )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能力视角是一个严重阻
碍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发展的障碍”。她提出,能力视角如“泰勒制”一般,
将原本浑然一体的“社会工作学”简单还原或碎片化至各项基本的技术。
基于能力视角的社工专业教育好比是一条生产线,把学生视为一个被动的
客体,认为只要通过课程教育对学生“加工”某几项特定的能力(技术)之
后,就能“产出”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然而,这种社工专业教育不但忽略了
学生的主体性,还让学生无法掌握一个完整、有机的社会工作学体系。
第三个批评认为,“去政治化”将会与“技术化”紧密相连。如前文
所述,“专业能力”的兴起源于西方福利国家引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的
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力视角背后的假设是:社会工作者掌握了某
些必要的能力或技术后,就能让资助者(主要是政府)对其服务的质量
保持信心。这种过分看重能力(技术)的观点会让资助者、机构管理者,
甚至是前线社工都以为,服务对象的问题解决取决于社会工作者的能
力(技术),而不是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因此,一些具“政治性”的能
,
力会被“技术化”的能力挤兑。雷姆波瑞( 犔 狔 犿犫犲狉 狔2001 )举例说,当英
国政府主要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儿童保护”岗位的时候,“社区发展”的
· 2 1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