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176

诸神之争的再阐释:一个社会学的结构视角


   声称,“宗教教义本身就常常引发后果”(斯达克、芬克, 2004 : 41 ),从而
   将宗教教义与交易手段衔接起来,试图以市场化来维护宗教的价值理
   性。伯格( 1991 : 169 )也关注到了多元环境和社会结构与宗教内容相互
   影响引发的宗教交易所的产品问题。这提醒市场论者关注宗教供给者
   如何通过改进产品质量吸引潜在信众,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促进教会
   扩张,改良宗教价值理性激励的工具以适应宗教多元化。
       再次,由于宗教由政治管制向经济竞争的转化,宗教神圣性失去垄
   断地位后的意义危机被市场论转译为宗教去管制化( 犱犲狉犲 犵 狌犾犪狋犻狅狀 )带
   来的去神圣化。市场论者认为宗教的神圣化是靠宗教公司通过管制手
   段取得垄断地位来维持的,而一旦管制解除,宗教就会面临多元化和社
   会的非神圣化,市场论者承认,“在我们的定义中,非神圣化跟很多学者
   所讲的宏观形势的世俗化完全相同”(斯达克、芬克, 2004 : 246 )。只是
   市场论者认为这是暂时的,随后的多元化将会促进个人的宗教委身
   ( 犮狅犿犿犻狋犿犲狀狋 ),因为自由市场打开了宗教的竞争空间。市场论围绕宗
   教行为从微观到宏观的概念体系,总体上延续了“宗教的危机”向宗教
   多元化转化的命题。
       简言之,宗教市场论者强调与韦伯和伯格等人的理论决裂,但很大
   程度上不仅延续了他们的问题意识,而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沿
   着宗教的政治经济结构转变,利用市场化促进宗教扩张来对抗世俗化,
   如市场论模型沿用伯格的市场思路,着意改进宗教的社会工程。
       (二)宗教市场论的工具理性扩张
       宗教市场论试图将理性概念置于西方宗教背景内以超越启蒙理性
   主义传统。在宗教态度分类中,韦伯( 2004 )根据宗教在各个文明传统
   中发挥的作用,承认非西方宗教有限的合理性,但强调理性主义是西方
   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社会的理性化及诸神之争
   可能导致的现代性意义危机。市场论接着将西方宗教行为视为一种积
   极的理性行为,从宗教的社会功能角度为其价值意义进行辩护,认为世
   俗化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启蒙传统的反宗教行为掩盖了宗教行为
   的理性本质。世俗化预示的“意义危机”促使宗教市场论者利用市场工
   具维护基督教价值理性的权威。面对宗教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市场论
   者提出优化市场运作以扩张宗教。
       首先,宗教市场论强调宗教的社会性以批驳启蒙学者将宗教心理

                                                          · 1 6 9 ·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