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170
诸神之争的再阐释:一个社会学的结构视角
杂性。市场论借助经济学模式反驳世俗化命题在经验上的失败预言,
多元主义被描述为西方宗教在遭遇其他文明传统之后的问题和挑战,
认为多元主义的价值冲突为基督教利用市场化进行扩张提供了机会,
即在多元宗教市场中通过教派与世俗环境的张力,维护基督教的价值
理性。
二、宗教作为神圣的帷幕
伯格的世俗化理论具体化了韦伯的诸神之争的思想。经典世俗化
理论有三个基本命题,即宗教的衰落、分化及私人化( 犆犪狊犪狀狅狏犪 , 1994 :
7 )。伯格( 1991 )在《神圣的帷幕》里对此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此书写作
时正值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宗教多元化兴起。因此,可以回顾一下伯
格在韦伯基础上对宗教价值理性的看法。
首先,伯格勾勒出中世纪欧洲宗教所处的社会政治结构,并认为这
种结构本身孕育了西方宗教的世俗化。伯格的世俗化理论综合了神
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要素,但他试图通过悬置信仰而依靠“方法
论上的 无 神 论”工 具 经 验 性 地 分 析 宗 教 的 结 构 演 变 (伯 格, 1991 :
100 )。 8 这些理论分析建立在基督教的神学架构上,如他对文化和宗教
进行的现象学式的定义,宗教与文化是人类意识外在化、客观化与主观
化建构世界的方式,其中宗教是用神圣的方式进行的秩序化活动(伯
格, 1991 : 33 )。韦伯并未对宗教进行任何实质性定义,而是研究宗教的
类型以揭示其伦理和社会意义( 犠犲犫犲狉 , 1978 )。根据伯格的这种定义,
古代世界一元化的宗教垄断了自身秩序的合理化论证而追求一种客观
化、普遍化的效果。如“每个世界都为它自己能作为对人类存在而言具
8. 伯格的研究方法大致是从哲学角度谈宗教本质,认为没有必要就宗教的本质进行社会学
的定义,而是更多依照 知 识 社 会 学 的 思 路,采 取 宗 教 现 象 学 的 方 式 理 解 宗 教 本 质 (可 参 见
犅犲狉 犵 犲狉犪狀犱犔狌犮犽犿犪狀狀 , 1966 ),但又从 宗 教 学 和 社 会 学 的 角 度 谈 世 俗 化、从 人 的 体 验 谈 神 学
(可参考《神圣的帷幕》前言部分高师宁的论述),可以看作一种折衷主义的尝试,一定程度上
混淆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正如伯格著作中上半部分的理论论述为下半部分世俗化的历史性
展开提供理论依据,理论与事实之间恰恰难以衔接,而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韦伯方法论的基
本特点,因此伯格后 来 放 弃 了 世 俗 化 而 认 为 前 述 的 理 论 讨 论 还 有 些 意 义 (可 参 见 犅犲狉 犵 犲狉 ,
1997 : 974 )。作为一名虔诚的路德宗信徒,伯格方法论上的无神论确也遭到神学上的批评,而
后他主动宣布放弃这种世俗化论述(可参见 犅犲狉 犵 犲狉 , 1999 )。这样,宗教的内涵大致被限定在
西方宗教的价值理性内,而宗教变化的世俗化过程仅发生在欧洲范围内,无法解释美国和东
亚宗教的实际变化。
· 1 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