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191
社会· 2016 · 6
素:教育和家庭背景( 犎狅狌狋 , 1988 ; 犌犪狀狕犲犫狅狅犿犪狀犱犜狉犲犻犿犪狀 , 2007 ; 犅狌犽狅犱犻犪狀犱
犌狅犾犱狋犺狅狉 狆 犲 , 2011 )。教育扩招对代际流动的影响是通过形塑教育和家庭背
景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的作用来实现的,这背后体现着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即教育既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又有地位再生产的作用,这也正是功能
主义理论和冲突理论的争执点。为了便于理论阐释,本研究假定在初职社
会经济地位获得模型中只包含教育水平和家庭背景两个因素。如图 1 所
示, 犗犈 关联、 犈犇 关联和 犗犇 关联分别表示前者对后者的直接影响。教育扩
招促进代际流动意味着教育扩招降低了家庭背景在地位获得中的影响,提
高了教育水平在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其中,家庭背景对初职地位的影响包
括家庭背景对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直接影响和家庭背景通过教育水平对
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图 1 :地位获得的路径图
博林和约翰森( 犅狉犲犲狀犪狀犱犑狅狀狊狊狅狀 , 2007 )关于教育与社会流动关
系的观点同样可以理解教育扩招对代际流动的影响。一种路径是“平
等化效应”( 犲 狇 狌犪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犲犳犳犲犮狋 )(参见图 2 )。假定教育是决定社会经济
地位的最重要的唯一因素,如果教育扩招使得 犗犈 关联程度下降,换句
话说,教育扩招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使得教育机会的获取可以摆脱家
庭背景的束缚,那么家庭背景与初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联程度就
会降低,教育扩招自然就会弱化代际效应,促进代际流动。当然,在考
察教育扩招的平等化效应时,也要对其前提条件进行分析,也就是教育
回报在教育扩招前后的变化情况( 犘犳犲犳犳犲狉犪狀犱犎犲狉狋犲犾 , 2015 )。
图 2 :教育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路径图
另一种路 径 是 “结 构 化 效 应”( 犮狅犿 狆 狅狊犻狋犻狅狀犪犾犲犳犳犲犮狋 )(参 见 图 3 )。
· 1 8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