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186
失意感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探讨
层已经逐步定型化,出现了部分阶层的社会流动明显减少甚至凝固化
的现象,机会结构越来越锁闭在本阶层或本群体内部。如果说孙立平
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化状况,那么,失意感就是这种社
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化机制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正是这种机制阻碍了人
们向上流动,导致人们对未来失去憧憬和想象,而目前状况又不尽如人
意,因而生活变得没有意义。若能如此解释,则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化
机制就是导致失意感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如果把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化看做导致失意感的社会机制,那么,
降低失意感也应从这一机制着手,打破阶层之间机会结构的锁闭状态,
促进阶层之间的流动,使个人能充分发挥能力,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
在,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实现向上流动,这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
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阿伦森, 犈.2007. 社会性动物[ 犕 ] . 邢占军,译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冯仕政 .2003.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 犑 ] . 国外社会科学( 5 ): 66-70.
弗罗姆 .2000. 逃避自由[ 犕 ] . 刘林海,译 .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霍弗 .2008. 狂热分子[ 犕 ] . 梁永安,译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孙立平 .2006. 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 犕 ]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孙修福、胡洁、高琦、姜宝法 .2007. 同伴推动抽样法的简介[ 犑 ] . 中国卫生统计( 6 ): 662 、
664.
赵鼎新 .2005.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 犑 ] . 社会学研究( 1 ): 168-209.
犃犱犪犿狊 , 犑.犛狋犪犮 狔 .1963. “ 犜狅狑犪狉犱 犪狀 犝狀犱犲狉狊狋犪狀犱犻狀 犵 狅犳犐狀犲 狇 狌犻狋 狔 . ” 犜犺犲 犑狅狌狉狀犪犾 狅 犳
犃犫狀狅狉犿犪犾犪狀犱犛狅犮犻犪犾犘狊 狔 犮犺狅犾狅 犵狔67 ( 5 ): 422-436.
犃狀犱犲狉狊狅狀 , 犆狉犪犻 犵犃.犪狀犱犅狉犪犱犑.犅狌狊犺犿犲狀.2002. “ 犎狌犿犪狀犃 犵犵 狉犲狊狊犻狅狀. ” 犃狀狀狌犪犾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
犘狊 狔 犮犺狅犾狅 犵狔53 ( 1 ): 27-51.
犅犲狉犽狅狑犻狋 , 犔犲狅狀犪狉犱.1990. “ 犗狀狋犺犲犉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犚犲 犵 狌犾犪狋犻狅狀狅犳犃狀 犵 犲狉犪狀犱犃 犵犵 狉犲狊狊犻狅狀 : 犃
犆狅 犵 狀犻狋犻狏犲犖犲狅犪狊狊狅犮犻犪狋犻狅狀犻狊狋犻犮犃狀犪犾 狔 狊犻狊. ” 犃犿犲狉犻犮犪狀犘狊 狔 犮犺狅犾狅 犵 犻狊狋45 ( 4 ): 494-503.
犇狅犾犾犪狉犱 , 犑狅犺狀 , 犖.犈.犕犻犾犾犲狉 , 犗.犎.犕狅狑狉犲狉 , 犪狀犱 犚.犛犲犪狉狊.1939.犉狉狌狊狋狉犪狋犻狅狀 犪狀犱
犃 犵犵 狉犲狊狊犻狅狀.犖犲狑犎犪狏犲狀 , 犆犜 : 犢犪犾犲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 狔犘狉犲狊狊.
犌狌狉狉 , 犜犲犱.1970.犠犺 狔犕犲狀犚犲犫犲犾.犘狉犻狀犮犲狋狅狀 : 犘狉犻狀犮犲狋狅狀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 狔犘狉犲狊狊.
犎狌狀狋 , 犌犲狅狉 犵 犲 犜.1940.犜犺犲 犠犪狉狊狅 犳狋犺犲犐狉狅 狇 狌狅犻狊 : 犃 犛狋狌犱 狔 犻狀 犐狀狋犲狉狋狉犻犫犪犾 犜狉犪犱犲
犚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犕犪犱犻狊狅狀 : 犜犺犲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 狔狅犳犠犻狊犮狅狀狊犻狀犘狉犲狊狊.
犛犺犪狑 , 犕犪狉狏犻狀犈.犪狀犱犘犺犻犾 狆犚.犆狅狊狋犪狀狕狅.1982.犜犺犲狅狉犻犲狊狅 犳 犛狅犮犻犪犾犘狊 狔 犮犺狅犾狅 犵狔 .犖犲狑犢狅狉犽 :
犕犮犌狉犪狑-犎犻犾犾.
责任编辑:张 军
· 1 7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