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168
市场转型、教育分流与中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 1977-2008 )
场”主要分布于城市地 区,收 取的 学费 也较 高,故而 将很多农 村子弟
特别是来自贫苦家庭的农村子弟排斥在这一市场之外。而城镇子弟
可以凭借其相对优越 的 经济 条件 和 便利 的地 理位 置,享受这 一体制
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另 一 方 面,重点 中学 凭借地 方政 府稳定 而 充足
的财政拨款,只收取较 低 的 学 杂 费,而 且由 于国家 的统 筹安排,无论
在市区还是县城均有分布,因此,对于农村子弟来说,它是可得的,受
教育市场化影响也较小。所以,本文认为,重点中学制度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抵销市场化对 教 育事 业的 渗 透,对 就读 于其中 的农村 子弟起
到庇护作用。因此,市 场 转 型 冲击的 将主 要是 那些就 读于非 重 点中
学的城乡子弟,并显著加剧两者之间升学机会的不平等,而不会扩大
那些就读于重点中 学 的 城 乡子弟 间 的升 学差 距。基于 此,本 文提出
以下假设:
假设 1 :市场转型将显著扩大就读于非重点中学的城乡子弟间升
学机会的不平等;
假设 1犪 :市场转型将显著扩大就读于非重点初中的城乡子弟间升
学机会的不平等;
假设 1犫 :市场转型将显著扩大就读于非重点高中的城乡子弟间升
学机会的不平等;
假设 2 :市场转型不会显著加剧就读于重点中学的城乡子弟间升
学机会的不平等;
假设 2犪 :市场转型不会显著加剧就读于重点初中的城乡子弟间升
学机会的不平等;
假设 2犫 :市场转型不会显著加剧就读于重点高中的城乡子弟间升
学机会的不平等。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 2008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犆犌犛犛2008 )。之所
以选择 犆犌犛犛2008 ,是因为该调查详细询问了被访者的教育经历信息,
比如被访者每一阶段的受教育时间、受教育程度、学校等级等,同时这
一数据兼顾城市和农村样本,并询问了被访者农转非的具体时间,因而
有助于准确测 量 教 育 分 流 对城 乡子弟 的影 响。具 体 说 来,该 调 查 以
· 1 6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