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16

伦:中国人之思想与社会的共同基础


       这些伦常 的 道 理,只 要 提 出 种 种 伦 常 的 标 准 伦 理。(胡 适,
       1991犫 : 84 )
       由胡适开始,从中西文化之比较的角度对五伦做反省成为当时学
   者的一项重要议题。柳诒徵( 1924 )在《明伦》一文中对五伦所具有的现
   代性进行了辩护,比如他认为君臣不限于天子与诸侯、皇帝与宰相的关
   系,其实是指各式各样的上下级关系,而且五伦中所表达的相互性也比
   西方的互助概念要深厚得多等等(孙尚扬、郭兰芳, 1995 : 407 )。还有,
   正因为五伦涉及的核心是社会关系及其伦理,所以作为哲学家的冯友
   兰( 1927 )对五伦的思考则干脆发表在当时的《社会学界》杂志上。不
   过,冯友兰的思考依然摆脱不了哲学的味道,他阐述五伦的重点是概括
   地讨论五伦如何变为纲纪以及其背后的阴阳之道,并以西方哲学作参
   照,点出了五伦之道中同霍布斯理论的相似处,也点出了五伦犹如柏拉
   图的理想国,只是一种概念,而非现实,即父之名则含有慈,君之名则含
   有明。但在现实中,一个具体的父亲或者君主是否一定慈爱或者英明?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现实的父亲不慈爱,现实的君主不英明,儿子或者
   臣子是否还得孝忠?他的结论是儒家所谓守住孝忠是“名”的需要,是
   一个人应尽的本分,而不应视具体个人情况而定。这就引申出所谓守
   住名节不是针对具体特定之个人来讲的(冯友兰, 1984 : 88 )。而陈寅恪
   ( 1928 )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一文中似乎看到了王国维有这样的节
   操,于是在挽词中将由五伦演变而来的“三纲六纪”作为中国文化的定
   义,并认为“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 犐犱犲犪 者”
   (孙尚扬、郭兰芳, 1995 : 418 )。无论如何,从学术讨论的转换性来看,五
   伦不但涉及中国文化核心,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内容的关键。比如
   李安宅( 1930 [ 2005 ])在《〈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中,将五伦
   当作社会关系概念处理,并一一做了描述和介绍。从李书的参考文献
   中可以看出,冯友兰的观点对李安宅有一定的影响。
       五伦话题发展到贺麟那里,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社会学式的见
   解。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礼教被看作吃人之后,
   贺麟( 1941 )在《五伦观念的新检讨》一文中对五伦进行了辩护乃至于赋
   予其新意。他总结性地指出:
           以上所批评阐明的四点:(一)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二)维
       系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永久关系;(三)以等差之爱为本而善推

                                                            · 9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