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13

社会· 2016 · 5

       有了第一篇 文 章 打 下 的 基础,潘 光 旦 在 第 二 篇 文 章 中 开 始 讨 论
   “伦”的社会学含义。大体上看,通过对中国大量古籍文献,尤其是先秦
   文献的梳理,潘光旦发现“伦”有三层含义,一是泛指事物方面的条理、
   道理;二是类别;三是关系。三层含义为何只说它有二义?因为伦所表
   示的条理和道理过于泛指,以后就不大使用了,由此一来,伦的社会学
   含义就指人的类别与人的关系之意思。关于这两层意思,潘光旦主张
   它们可以被看作是因果关系和静态与动态的关系。其中类别决定着关
   系,即没有类别就无所谓关系,或者说,关系一定是先确定了类别,才可
   以由此发生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静态是表述一种类别的品质或者属
   性,动态则是两个类别之间实现了辨识性的、自觉性的交往。为了证明
   伦有这两层意思,潘光旦引用并统计了大量的中国古人在各种文献中
   的用法,说明这两种用法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在使用上有时间先后,开
   始的时候是作类别讲,后来关系的含义越来越明显;亦有作者的偏向,
   如荀子偏于在类别上使用伦,而孟子偏重在关系上使用伦。或许是因
   为儒家,特别是孟子所起的作用,现在对伦字的理解,基本上都带有关
   系的含义。但潘光旦指出这是件遗憾的事,因为他认为类别很重要,也
   就是人群总有品性、人格、才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及其教育即
   所谓社会学的人化。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差异,那么社会学对人的讨
   论就相当于在说一群蚂蚁、一群蜂、一群羊或者一群狼。这点构成了他
   对当时西方社会学的批判,因为西方社会学对人的假定也就是一群分
   子化的人,其社会学的含义就是讨论这群人如何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
   境中适应或改变的问题(潘光旦, 2010犪 : 257-258 )。所幸的是,中国的
   伦字所展示的基本含义可以修正这样的谬见:
           类别事实上既不会不有,流品也就不能不讲,因为人是一
       种有价值观念而巴图上进的动物。《礼记》上说:“拟人必与其
       伦”,那伦字显而易见是指的流品或类别。历代政治,最注意
       的一事是人才遴选,往往有专官管理,我们谈起这种专官的任
       务来,动辄说“品鉴人伦”,那伦字显而易见又是指的类别与流
       品,近来我们看见研究广告术的人,讲起一种货物的优美,也
       喜欢利用“无与伦比”一类的成语,那伦比的伦字当然又是静
       的类别而不是动的关系。(潘光旦, 2010犪 : 217 )
       潘光旦将“伦”字拉回到类别上来谈,其实也是为他论述儒家思想

    · 6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