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64

“读活的书”与“算死的账”:论共产党土地革命中的“算账派”


       革命理论都掌握得太少,使我们感到失望。他时常来给我们
       做理论报告与政治报告,但显然他只是一架惯打折扣的传达
       机,根本不能完整地把听来的东西传给我们,甚至他自己都不
       甚了了,以至听者如果不懂而向他发问时,他多半只好支吾以
       对,有时更坏的,还会摆点架子,怪 你多 问。(王凡 西, 1980 :
       11 )
       我们当然可以从米夫本人的性格特点、授课水平乃至其本人的理
   论素养层面来理解上述引文中涉及的体现在学生心中的这种不满情
   绪。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前述引文中王观澜所提及的留苏期间的课程
   “学了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一评价时,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
   长期存留于旅苏中国学生中的思想倾向:一方面,抱着实用主义取向的
   青年学生,热切盼望着以苏俄革命的理论与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
   题;另一方面,当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理论的期盼落空时,并不会对他
   们学到的苏联权威理论进行反思与质疑,而是将原因归结到授课方式
   与授课人的身上。其中的吊诡之处便在于,这样一群青年学生,对理论
   诉求和深信是源于他们的实用主义取向,而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
   的实用主义倾向所产生的这种坚信,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时,会放弃对所谓权威观点的质疑,也就失去了真正深入理解、学习与
   检讨理论的可能性。在后文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思想倾向是如何
   在“算阶级”的查田实践中发生作用的。

       五、计划管理:临海小城中的农村干部

       从本质上讲,以生产和经济要素为核心的量化阶级标准的推行,实
   际上是将产生于苏联社会经济土壤上的阶级概念稍加改造,进而实际
   应用于中国乡村社会之中的实践。但是当这些阶级成分概念具体付诸
   实践,并以此将处于具体社会历史中的农民重新分类的时候,理论与实
   践之间以及概念与实在之间产生不适、紧张乃至矛盾,也就成为了摆在
   政策执行者面前的难题。以王观澜为代表的革命者并不了解这种阶级
   分析概念本身的源流与产生背景,也未曾反思这些阶级成分及其具体
   标准在理论上是否存在问题及其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张力。更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在实践中,他们一方面严格按照具有客观标准的
   阶级成分概念对查田运动进行指导与纠错,另一方面,也如前文中已经

                                                           · 5 7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